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论坛热点评说详细内容
郭喜林:国家公祭日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堂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郭喜林  日期:2019/12/13 字体: [大][中][小]

    今天是第六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上午8时,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上举行了升国旗、下半旗仪式。上午8时整,升国旗和下半旗仪式开始,三名礼兵从纪念馆史料馆门口出发,他们步伐铿锵,将国旗护送到广场中央的国旗杆下。升国旗,敬礼,国旗到达旗杆顶端,停留数秒钟后,在全场人员的静默注视下,礼兵将国旗缓缓降到下半旗的位置。今年12月13日,是中国第六次以国之名义,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人民网12月13日)。

    众所周知,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这既是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历史滔天罪行,而且又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历史耻辱。

    血的教训,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建立在每一位炎黄子孙的心灵深处,任何时候都不能好了疮疤忘了疼,任何时候都需要我们居安思危,不忘国耻,警钟长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而且,国家公祭日就是我们14亿中国人民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堂。任何人不能让自己游离于历史之外,任何人不能只知享受,而不承担社会责任与义务。中华民族的子孙,只有像石榴一样紧密团结在一起,才能汇聚成抵抗一切侵略者势不可挡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只有永远不忘国耻,并时刻提高保家卫国的高度警惕性,才不会给任何侵略者留下可乘之机;中华民族,只有自尊、自省和自爱,才能自信、自立和自强,不受任何侵略者的欺辱,才不会让历史的悲剧再次发生。

    记得,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在其著作《定庵续集》里曾经指出:“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也就是说,了解历史,就了解了世间大道;把握史学,才能把握住社会规律。而要一个民族灭亡,首要方法是让它的史观消亡——践踏民族历史,解构民族文化,涤荡民族自信,破坏民族认同。面对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为代表的日本军国主义复辟行为,我们不能麻痹大意。我们只有以史为鉴,才能彻底看透日本军国主义阴魂不散的反动本质;我们只有不遗余力地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历史的悲剧不再发生,才能让我们获得和平发展的生存环境,才能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因为,日本政府并没有彻底对自己的侵华战争历史进行深刻反省,并承认侵略的历史错误,至今没有向中国人民真诚道歉,而且企图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而且,以美国为首的强权政治和军事霸权主义已经给世界和平的国际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险与新的挑战;而且,美日韩建立的同盟军事战略联盟关系,更是赤裸裸的霸权主义侵略野心。尤其是美国和日本始终在以敌视的行为阻止我们的和平发展与民族振兴,尤其是美国在南海对我们实施的封堵战略和挑衅行为,必须引起全国各族人民的高度警惕。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增强全民的爱国主义教育,这就需要我们的子孙后代勇于承担保家卫国的历史责任与义务。

    我们对于南京大屠杀惨案中的遇难同胞实施国家公祭,既是对遇难者的尊重与尊敬,又是在让我们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我们今天所拥有的和平发展环境,是中国人民在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用3000多万军民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作为子孙后代,我们必须在思想上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幸福生活究竟是从哪里来的,才能百倍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环境与幸福生活。

    正如伟大革命导师列宁所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一代接一代地把爱国主义的种子根植于自己的心田,才能把爱国主义的革命传统继承和发扬光大,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子孙后代才能以史为镜,不忘国耻,擦亮眼睛,勇于承担保家卫国的历史使命,我们对于伟大祖国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才能越来越深厚。而且,我们每个人才能明白爱国主义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任何人不能逃避责任。(作者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