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卫生人口详细内容
行走在乡间小道上的“医者仁心”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龙泉寒月  日期:2020/2/23 字体: [大][中][小]

    五千年来的中华文化,将为他人解除病痛的善举称为“悬壶济世”,也叫作“医者仁心”。

    “多亏了吴老师,没有他我可能过不了这个年咯。”2月21日下午,成都市龙泉驿区柏合街道元包村86岁的王庆香老人不停称赞村医吴献文。据王庆香介绍,自己因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在去年腊月24的时候感冒加重了气管炎的病情,全靠乡村医生吴献文在疫情防控的间隙,还坚持风雨无阻的上门为她治疗,如今她不仅能在厨房煮饭炒菜,还能到自家菜地里帮着老伴干些农活。

    村里523户1532人的健康状况他都一清二楚,在元包村卫生室的资料柜里,放着一沓沓居民健康档案,这是吴献文走家串户为村民健康奔波的“见证”。通过建立健康档案,他熟悉村里每一户村民的健康状况,谁住过院,谁得过什么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他都能做到一清二楚,正如吴献文的口头禅,当医生最大的医术便是医者父母心、对症下药,有用“药物”医治的“疾病”,还有用“激励”战胜的“心病”。

    过去的元包村交通相对闭塞,求医难、看病难,“小病拖,大病捱,病危再往医院抬”曾是这个小山村的真实写照。他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决心来到元包村改变现状。那是1993年夏天,他刚从重庆三峡医药专科学校毕业,到原简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工作。当时,吴献文的父亲是元包村的乡村医生,但由于年龄大了,爬不动这些坡坡坎坎,于是在父亲的一再要求下,他又回到了这片大山。这一待就是27个年头,他累计接诊、出诊10万余次,他已记不清这么年来自己行走在蜿蜒曲折的山道上穿破了多少双鞋、摔过多少跤,他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执着,守护着元包村1500多名村民的身体健康。

    27年来,找他看病的,除了本村的村民,还有很多周边村组慕名而来的群众,小小的村卫生室,平均一天要接待二三十位病人,吴献文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名医”,在村卫生室,每次开好药方,在药盒上写清用药说明后,他总要反复嘱咐村民吃药的时间和剂量。

   “开了3天的药,一共只花了24元钱。”村民张军说道,找吴老师看病已经是多年的习惯,在元包村,大家有个头疼脑热的,首先想到的就是找他。

    “我当村医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要让乡亲们看病更方便,少花钱就能看好病。”吴献文坦言,乡亲们赚钱不容易,诊疗过程中,能不输液就不输液,能不打针就不打针,让乡亲们花最少的钱把病治好。并且他还挤出时间主动上门为部分村民服务,尤其是有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患者的家庭,是他重点关注的对象。

    因为父亲也曾是一名乡村医生,所以像父亲一样“悬壶济世”是他最大的梦想。他笑着说,自己算是继承父亲的“衣钵”,他的很多“手艺”也算是“祖传”的。多年来,他一直跟随父亲学习熬制草药,而他也时常上山采药,吴献文如数家珍一般,介绍龙泉山上的百余种各式草药。夏天,他会熬制清热解暑的蒲公英草药送给忙着摘桃子、卖水果的村民。冬天他则熬制祛风寒湿热的姜茶送给体寒虚弱的群众服用,让他们远离病痛困扰。

    像吴献文这样的村医,奔波在田间地头,为父老乡亲防病治病,他们不仅解决了基层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更构筑起基层百姓治病就医的“第一道防线”,他们是乡亲们离不开的“健康卫士”。

    几十年的行医生涯,让他对脚下的这片土地了如指掌,在孩子们面前他像是一位嘘寒问暖的长辈,在老人眼中他如同膝下尽孝的儿女。都说是大爱无言,多年的行医生涯让吴献文多了几分大山的性格,豁达、包容又开朗。

    吴献文说,自己很多同学成为了学科专家或教授,唯独他天天待在这山坳坳里,夏天一身汗、冬天一身泥,他说自己也曾有过失落,也曾萌生过离开大山的冲动,但他老父亲对他说过的一席话,让他感悟颇深,“你可以走,但元包村一千多名群众怎么走,这连绵数百里的龙泉山背不走、流淌千年的清音溪你更带不走,因为我们的根就在这里。”说到动情处,吴献文眼里噙满了泪水。

    当疫情来临之时,吴献文再一次站在了农村疫情防控的最前沿。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光和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吴献文跟随元包村防疫工作组参与3轮全覆盖的入户排查、体温监测,到农户家中、田间地头为村民讲解疫情防控知识,不断增强村民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勇气。

    27年,犹如人生一场大戏,他唱“戏”、群众看“戏”,他入了“戏”、群众也入了“迷”。27年,世事沧海桑田,唯他一袭白衣、一尘不染。龙泉山1051米的海拔高度,每日折返一次,这个高度叠加起来可以超过任何一座高山,事实上,那是一个无法丈量、直抵云霄的高度,那个高度叫“医者仁心”。(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柏合街道)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