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经济法治详细内容
乡村振兴美图应该这样拍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海纳百川  日期:2020/5/25 字体: [大][中][小]

  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今年“两会”也多次提到“乡村振兴”一词,它的份量显而易见。那么,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里,怎么样才能拍出乡村振兴美图呢?

  用创新的理念想好构图。构图是思路,也是灵魂,想要拍出成功的照片,就得明白要拍什么主题,突出什么重点,怎样才能拍得好看。要拍好乡村振兴美图,我们就得明白它的“构图”。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这在乡村最为突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正是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这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要拍好乡村振兴美图,还得有创新的理念,独特的视角,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全方位“构图”,找出最符合当地的振兴角度,大胆谋划,做到心中有盘棋,才能游刃有余。

  用细致的微调对好焦距。照片拍得清不清晰,就得看相机拿得稳不稳,焦距对得准不准。所谓“慢工出细活,欲速则不达”。乡村振兴工作也是一样,政策的落地落实都需要一定的消化时间,不能急功近利、操之过切,要沉下心来仔细研究政策,慢慢品味,充分调研,广泛宣传,带动农民的积极性,提高其内生动力。惠民“焦距”一旦调快调猛了,那就会错过图像清晰的那一瞬,就好比政策执行换脸了、走样了、变味了,那就与中央的要求背道而驰,也违背了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我们只有做到心要细,手要稳,“焦距”准,才能拍出乡村振兴美图。

  用精准的预判把好时机。拍照的目的就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留住美好。构图想好了,焦距对准了,就得在最为恰当的时候按下快门,把美好的瞬间定格为永恒。今年我国遭遇了突入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经济受到了严重影响,党中央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抓“六稳”,促“六保”的利好政策,乡村振兴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压力与挑战并存,逆境中才能更快成长,在这非常形势下一旦找实找准了适合乡村发展的路子,就得毫不迟疑大力推广,精准高效落实落地,让政策付诸于实际,让理念转化为现实。

  用扎实的功底做好后期。照片拍完了,我们就要导出到电脑上,对它进行更加精细的后期处理,让照片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乡村振兴工作涉及部门多,范围广,各部门的工作看似独立却又紧密相连。这更加要求各部门提高政治站位,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不断加强沟通协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向农村倾斜,同时要带领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堡垒作用和引领作用,做好团结群众工作,调动广大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让他们自发的把这幅乡村振兴原片精雕细琢、细细打磨,让乡村振兴美图迸发出最绚丽的画面。

  喏,这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美图已经拍好,快快发到你的朋友圈,分享给小伙伴吧。(作者单位:遂宁市安居区水利局)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