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论坛热点评说详细内容
聂飞:写给“3.2万高校毕业生”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聂飞  日期:2020/6/3 字体: [大][中][小]

    近日,人社部、财政部印发《通知》,部署实施2020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明确2020年全国招募3.2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水利)、支医和扶贫等服务,较2019年增加5000名。

    “3.2万”“比较2019年增加5000”这意味着“人才”仍然是基层发展的紧缺资源。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环境治理、文化传播、乡村管理、教育、医疗等多方面的人才仍然是基层急需“宝贝”。比起繁华的城市,基层更多的是清冷。比起城市的广阔,基层更多的偏远。比起城市的安逸,基层更多的是艰苦。3.2万名高校毕业生,多年苦心耕读,终于大学毕业,本应去广阔的天地,一显身手,凭什么到偏远艰苦清冷的基层?

    凭的是走进基层的情怀。情怀就是一切引人热泪盈眶,让人心之所向的温柔美好所在。情怀是建立在事业心和责任感之上的一种素养。著名作家巴金在散文《灯》中写道:“我们不是只靠吃米活着”。言外之意,我们还需靠精神供养。要有走进基层的勇气,就需要精神的力量的支撑。这种精神支撑就是对基层、对基层人民群众的情怀,一种愿意与基层百姓同呼吸共患难的情怀,一种迫切想改变基层现状,为基层百姓创造幸福生活的情怀。

    凭的是扎根基层的韧劲。有情怀,只是决心走进基层的一种最基础的力量,要想真正扎根,还要有与困难做斗争的韧劲。有了一股子韧劲,才耐得住环境的清苦,扛得住工作的重压,才攻得下突发的困难,打得赢改革的硬仗,扎根基层,贵有一股韧劲儿。这种韧劲除了靠国家的物质激励和政治激励外,还需自身磨炼。

    凭的是发展基层的智慧。万丈高楼平地起,托底的是坚实根基。基层强则国家强 基层兴则国家兴。国家招募高校毕业生到基层,目的就是希望基层振兴,百姓幸福,国家安泰。振兴基层靠情怀和韧劲还不够,最关键的还要有一种发展的智慧,正所谓,敢干、巧干不蛮干。高校毕业生学历高、眼界思维广、思维理念新,能能激起基层发展的一池春水。但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既有家长里短的琐事,也有涉及产业发展、上级政策落实的大事,其实际工作难度往往让智慧还停留于知识层面的高校毕业生一时难以应对。所以,要做好基层工作,推动基层发展,还要多从实践中摸索总结智慧,多从老一辈或优秀典型身上吸取智慧,多到群众身边去寻找智慧。

    基层成就了很多年轻人,也让成为一些年轻人或痛或美的回忆。3.2万高校毕业生,选择拥抱基层,无论顺境逆境,都请好好珍惜,努力奋斗,因为韶华易逝,莫负春光。因为年轻,你就有理由要拼一把,莫负情怀,苦练韧劲,敢拼智慧,在基层拼出一片碧海蓝天,为基层创造一份幸福美好。(四川省泸县建筑职业中专学校)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