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文苑详细内容
董艳敏:政务号“谐音梗”要听起来顺耳做起来入心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董艳敏  日期:2020/7/3 字体: [大][中][小]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晒出自己所在地区的政府办事平台的“大名”,引发网友纷纷跟帖。比如,湖南的政府服务号叫“新湘事成”,广东叫“粤省事”,安徽叫“皖事通”,江西叫“赣服通”,广西叫“壮掌柜”……(新华网 7月2日)

    政务号的“谐音梗”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当地的简称,创新一个带有谐音的“梗”,便于人们很直观的短时间内记住,还能体现公共服务应有的宗旨,比如浙江叫“浙里办”,河北叫“冀时办”,湖北叫“鄂汇办”,上海叫“随申办”,重庆叫“渝快办”等等。这些谐音梗,让普通老百姓觉得严肃威严的政务机构不在“高不可攀”,而是非常的亲民接地气,因此很受人们的欢迎。

    谐音梗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关注,是因为改变了政务机构以往严肃的风格,重新刷新了人们的认识。这种创意值得肯定的同时,也体现了对服务对象的尊重,在舆论场收获了很正向的反馈。这种改变符合年轻人对创意、灵动思想的追求,毕竟数字政务服务面向的大多群体是年轻人,体现了重视用户思维,适应互联网传播规律,吸引更多有需求的民众使用政府办事平台,真正发挥办事平台服务于民的作用。

    当然,各地政务号的“谐音梗”除了耳目一新、清新脱俗以外,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如何切实提升在线服务的精细化水平上,从听起来顺耳到做起来入心,将美好的寓意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使更多的老百姓透过直观名称的改变看到深层次服务的改变,比如“冀时办”真的变成“及时办”,“渝快办”真的变成“愉快办”等等,让这些政务号“实至名归”,成为真正有温度的“指尖上的公共服务”,而不只是一个梗而已。(河北省沧州市沧县仵龙堂乡)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