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前沿社会管理详细内容
刘亭:社会治理还需多些“温度”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刘亭  日期:2020/11/26 字体: [大][中][小]

    近日,湖北宜昌一名老人独自冒雨来交医保却被工作人员告知“不收现金,要么告诉亲戚,要么你自己在手机上支付”,应称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已上门为老人老人听到后,满脸愁容。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后,当地政府回办理了居民医保。(央视新闻 11月25日)

    数字时代下,智能手机成为人们生活的必备品,扫码出行、扫码支付等都用到了手机,只拿一个手机,便可以解决所有问题,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各地、各场所也都纷纷推行手机支付,一时间手机支付成为生活必备。然而,对于老年人这个群体,他们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或者没有智能手机,在当下生活中,难免遇到一些阻碍,正如新闻当中提到的一位老人去交医保,却遭到工作人员称只能使用手机支付的要求。这个要求让老人不知所措,老人无助的样子也让广大网友感到心疼并对工作人员的这种做法表示气愤。

    当前,智能手机广泛应用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缴纳医保使用手机既方便又快捷,工作人员提倡用使用手机支付可以理解,但是让人们不能容忍的是,面对老年人这个特殊群体,他们采取“一刀切”式的工作方式,实则是工作不懂变通,缺乏温度,欠缺基本的服务意识。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之年,我们要让每个人享受到祖国发展的成果,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红利,而老年人作为一个重要群体,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保障其不掉队。

    在数字化面前,老年人存在学习能力弱、学习渠道少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社会放慢脚步“等一等”,这个“等一等”不是指科技进步的暂停,而是让我们在服务理念上“等一等”,就像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一样,我们要做到在出行、就医、消费等日常生活中保留人工服务,给老年人开辟绿色通道,让老年人不会在智能化面前不知所措。

    社会治理不是机械单一的,它同样需要有温度,在面对特殊群体时,不管是服务部门社会公众都应当伸出援助之手,关爱帮助有实际困难的人,帮助他们共同跨越“数字鸿沟”。这要求社会服务部门要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加强人文理念,在具体工作过程中要全方位考虑,主动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提供方便、暖心的服务。同时我们的社会也应当多开设一些老年人智能手机学习课堂,主动为老年人提供学习场所和机会。作为子女更应当加强对父母的关爱,主动帮助他们学习,教给他们使用智能手机,给予他们多一些的陪伴,帮助他们快速适应当前快节奏的生活。(河北省沧州市沧县风化店乡政府)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