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文教科技详细内容
辛姝怡:手机是工具 课堂是底线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辛姝怡  日期:2021/2/24 字体: [大][中][小]

    今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春季学期中小学教育教学有关工作情况。教育部要求中小学准备手机统一保管装置。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手机作为与家长联系的媒介,他的存在是合理的,同时也帮助孩子们打破地域与时间的限制,欣赏并学习到不同的知识。但手机虽带来了便利,危害却也同样严重。

    手机影响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甚至损害脑神经,导致睡眠障碍,还容易造成运动能力低下。在学习过程中,还可以方便快捷地寻找习题答案,很多学生面对难题不再查找书本,深入思考,完全依靠手机搜索答案,导致了孩子产生思维惰性,对知识学习感到鼓噪乏味,逐渐丧失求知欲,产生厌学情绪。

    对此需要多方努力,形成家校协同育人的合力。

    教育部门要加强日常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确保有关要求全面落实到位。要落实好教育部最近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按照“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的要求,细化管理措施。学校要做好家校沟通工作,把手机管理的具体要求提前告知每个家庭、每名学生,争取理解与支持。同时,要准备好必要的手机统一保管装置。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培训行为,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校外培训负担,维护家长合法权益。

    正确引导孩子正确树立价值观,学会正确对待手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在家应该放下手机多陪伴孩子,多和孩子沟通,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学生要加强自我约束,明确当前主要任务,尝试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强与亲人、同学、朋友的交流与沟通,把不良情绪发泄出来,从而摆脱对手机的依赖。

    进一步落实监护责任,适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要过重地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在学习上给学生适当减压,提升学生的智力与综合素质,尤其是要定期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以便学生正确认识手机并远离手机。各地各校要深入开展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按照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部署,摸排工作死角,织牢联动网络,健全长效机制,坚决遏制学生欺凌事件发生。(泊头市市委巡察办)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