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论坛法治论坛详细内容
张广钊:加强美育工作 扭转整容之风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张广钊  日期:2021/3/6 字体: [大][中][小]

  当前,整容之风盛行,对外貌过分的追求遮蔽了我们发现“自然美”的眼睛。丧文化、污文化大行其道,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攻占人们的生活空间,让整个社会弥漫着歪曲搞怪的风气。整个社会正处在审美低谷,这会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造成不利影响。究其根本原因是美育的缺失,导致审美能力不足。因此,我们要加强美育,提升审美能力。

  加强美育提升审美能力是个人之福。自古以来,美一直是我们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李白通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道出盛唐繁盛之美;李清照通过“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诉说着宋代的婉约之美;吴承恩、曹雪芹通过《西游记》、《红楼梦》书写了明清“玄幻”之美。还有徐悲鸿画马,齐白石画虾,郑板桥画竹。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大家,在美的熏陶和启示下,擦亮发现美的眼睛,提升创造美的能力,为心灵留有一片审美的净土,从而具备成就大学问、大事业的胸襟气象。然而当下,污文化追求直接的感官刺激,放弃了对美的追求;丧文化让人们放弃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最终一事无成。因此培养审美能力成就个人之福。

  加强美育提升审美能力是国家之幸。当前,无论是“污文化”“丧文化”横行霸道,主流文化遭无情碾压;还是“颜值即正义”被奉为圭臬,“心灵美才是真的美”渐为笑谈,畸形的审美观渗透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冯骥才先生曾毫不留情地指出,中华民族的审美,现在是低谷,充满了乱象。长此以往,主流审美观将失去立足之地,整个社会亦将变得肤浅、颓废,深陷“三俗”的泥潭难以脱身。为了培育正确审美观,引导主流价值观,国家相继推出了《十三五之歌》等短视频,收到了不错的成效;各地举办一些儿童艺术展、戏曲展,提高了青少年的审美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可见,加强美育培养,能够转变社会不正之风,能够促进国家繁荣昌盛,乃人民之福,更是国家之幸。

  蔡元培说:“美育之目的在于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席勒也说:“只有审美的趣味,才能导致社会和谐,因为他在个体上奠定了和谐。”可见,审美对个人和社会国家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加强美育工作,让心灵与艺术产生共鸣,让个人与社会在对美的了解、追求中收获幸福。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