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工商消费详细内容
韩启亮:提高创新的同时也要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韩启亮  日期:2022/11/4 字体: [大][中][小]

    如今,是否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是评判一个国家强弱的重要依据。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创新视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深海中的“蛟龙号”潜水器,深地里的“锦绣号”特大型盾构机,地上的“复兴号”高铁与无人驾驶汽车,天空中的“歼二十”隐身战斗机,深空中的“天宫”空间站,皆在对应领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这正是我国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无数科研工作者呕心沥血的成果。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无疑是使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应在全社会上下毫不动摇地贯彻落实。然而除了上层的国企与大国重器领域,民间的小微企业却深陷“有实力克敌,但没有侧翼保护”的尴尬局面。笔者在企业中实地调研时,发现有着六项专利的小行业龙头企业,竟然在市场较为乐观的情况下濒临破产倒闭。通过进一步地调查发现,小微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时刻受到民间家庭小作坊制造的山寨货的挤压,由于小作坊管理成本低,经营时产生的支出少,所以生产的山寨产品往往可以通过更低的价格赢得市场的青睐。此时,如果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做得不到位,便会极大地压缩小微企业的生存空间,打击小微企业探索未知的创新力与攻坚克难的热情,最终导致整个小微企业圈陷入劣币驱逐良币的陷阱之中。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并督促有关单位加紧落实。2021年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将继续优化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建设布局,为市场主体提供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维权渠道,让知识产权保护更加高效快捷。如今,侵权易发、多发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权利人维权“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赔偿低”的局面明显改观。但如何让每一户市场主体都不被遗忘,让“政策的春雨滋润到大地的各个角落”,继续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向精细化推进,仍然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知识产权是连接创新与市场之间的桥梁,是实现科技成果向生产力顺利转化的纽带。如今,国家已经完成了顶层设计,需要我们基层继续发扬绣花精神,将好政策落实倒地。只有知识产权被有效地保护,才能充分调动市场主体与科研单位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让创新者服下“定心丸”。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