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经济法治详细内容
孙景洲:破除产业振兴“瓶颈” 筑牢乡村振兴之基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孙景洲  日期:2022/12/17 字体: [大][中][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若想描绘好“乡村振兴”画卷,就要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和“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责任担当助力农村、兴旺产业、富裕农民。

    众所周知,乡村振兴的五个总要求中第一条就是产业兴旺,也就是说,乡村振兴的重点和关键在于产业兴旺,没有乡村产业振兴,乡村振兴则成为一句空话。产业是发展的根基,只有产业兴旺红火,群众的收入才能稳步提高。国家对于乡村振兴大的方向已指明,但山区乡镇到底如何具体实施乡村振兴,如何实现现阶段的产业振兴,面临着基础条件差,产业薄弱,发展难度大的困境,普遍存在着先天性的局限,绝大多数山区乡镇都不具备工业化、城镇化的可能,产业基本上是以农业为主导,山区乡镇的产业振兴,仍然是以农业产业发展为基础的振兴。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要进一步提升村党支部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各方面,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强化基层党建、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在党组织引领下,探索创新“党支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发展模式,通过“党支部+”产业发展模式,将经营分散的小农户统合到集体经济中,实现与现代农业和市场的有机衔接,实现由个体经济向新型合作化集体经济的转变,让村级集体经济成为维护村社共同体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和纽带。

    勇担粮食安全重担,牢牢端稳中国饭碗。在各地大讲产业发展,大抓特色产业的时候,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传统粮食种植,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产量是我们农村义不容辞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这就要求我们基层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观,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全力抓好粮食生产,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机械化耕种水平。山区乡村依然存在着耕作条件差、机械化程度低、年轻劳力流失严重的现实问题。降低农业劳动强度作为产业发展的主要突破口,充分整合土地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加强田间道路、农田防护、灌排水、输配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耕作条件。同时加快推广适应丘陵山区耕地状况的小型农业机械,多渠道为农民种地“节劳降本”,增强种粮积极性。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推动资源整合发力。当前农村产业发展存在地块零散、人均耕地少、分散经营、形不成规模、受市场影响大等问题,导致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不明显,如何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就要做好产业集群化发展,扩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深化产业融合,在“抱团取暖”的过程中实现优势互补。在抵御产业发展风险方面下足功夫,提高产业竞争力和持久力。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

    总之,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产业振兴是一盘大棋,需要根据当地实际运筹帷幄,方能决胜千里之外。要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只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乡村振兴的道路必将会越走越稳、越走越宽。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