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经济法治详细内容
勇军:乡村振兴需提升“服务力”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勇军  日期:2023/1/20 字体: [大][中][小]

    2022年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深化之年。为了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一系列更有力、更精准的举措陆续出台。比如,中央财政下达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650亿元,帮助832个脱贫县分别培育起2到3个优势突出、带动能力强的主导产业。

    从某种意义上讲,乡村振兴的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关键还得看党和政府、党员干部,凝聚人心、整合力量,才能攻坚克难、勇往直前,不断靠近成功的终点。如今,乡村振兴已全面开局,应努力提升“服务力”,打造艰苦奋斗、实干苦拼的环境,才能让乡村振兴的梦想照进现实。

    提升沟通联系能力,壮大人才队伍。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基础。但相比之下,乡村的发展基础差,成长的空间窄,待遇没有保障,招才引智非常困难。为此,广大基层干部、驻村干部必须提升沟通协调能力,尤其要借助乡情“纽带”,多与在外人才进行沟通,或是主动到访、开展会谈,介绍乡村发展的好政策,表达乡村亟需人才的愿望,切实调动广大在外人才的返乡积极性、主动性,壮大乡村人才队伍,夯实长远发展基础。

    提升思想引导能力,整合资源力量。乡村振兴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的资金、项目、设施多,“撒毛毛雨”方式难以产生效果,同时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也很关键,只有将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全体村民齐心协力,方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要多走村串户,与群众坐高板凳,打通思想“梗阻”,在思想上形成共识。同时,要将上级安排的资金和项目进行“打捆”,用到最需要的地方,产生“1+1>2”效果。

    提升排忧解难能力,增强幸福指数。推进乡村振兴,根本目的是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让农村成为宜居宜业的好地方。要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尤其要主动俯下身子,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收集群众的诉求,千方百计解决实际问题。尤其要聚焦群众反映迫切的问题,多在一线调研,多创新思路,切实解决好群众心中的“堵点”,让大家生活更加愉快。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广大基层干部要卯足干劲,拿出“功成必定有我,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与决心,全心全意在乡村奋斗,创造无愧于人民的功绩。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