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中央八项规定明确指出 “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众座谈,多同干部谈心,多商量讨论,多解剖典型”,这一要求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开展调研工作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基层调研中,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是首要任务。只有走出机关大楼,走进田间地头、厂矿车间,才能打破 “会议室里定决策” 的局限。就像有的干部为掌握农村产业发展现状,顶着烈日走访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与农民坐在田埂上拉家常,才发现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是灌溉设施老化问题,进而推动相关部门及时修缮,为农田丰收筑牢基础。这种 “零距离” 接触基层的调研方式,让真实情况浮出水面,为解决问题提供了精准依据。
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是调研的核心目标。每一次调研都是一次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某地区干部在调研企业时,通过与企业家、职工多商量讨论,发现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人才缺等问题,于是牵头组织银企对接会,搭建人才招聘平台,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这种从调研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做法,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更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是调研的重要方法。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实践是最好的课堂。多同群众座谈,多同干部谈心,才能汲取到基层的智慧和力量。有位驻村干部在调研中发现,当地村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乡村治理经验,他便虚心向村民请教,将这些经验总结提炼为 “村民议事会” 制度,有效化解了邻里矛盾,促进了乡村和谐。这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调研方式,让党的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焕发出蓬勃生机。
多解剖典型是提升调研成效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深入分析,可以以点带面,推动整体工作。某县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选择不同类型的村庄进行解剖式调研,总结出产业带动型、生态旅游型等多种发展模式,并在全县推广,使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这种典型引领的调研方法,为解决复杂问题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改进调查研究,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中央八项规定要求,以调研之眼 “望” 民情,以务实之风 “解” 民忧,让调研真正成为联系群众的桥梁、解决问题的钥匙,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