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朱磊:破除"文山"积弊 弘扬实干作风 以精简文件助力效能提升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朱磊  日期:6/23/2025 字体: [大][中][小]

    中央八项规定明确要求,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这一要求直指 "文山" 问题的核心,为破除形式主义、提升行政效能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部分地区文件数量繁多、内容空泛的问题依然存在,基层干部往往被大量文件束缚,难以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因此,大力推进文件精简工作,是释放基层活力、推动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以往的工作中,一些地方存在过度依赖文件部署工作的现象,无论事项大小均层层转发文件,导致文件数量不断增加。某乡镇干部反映,过去每日上班后,办公桌上都会堆放大量文件,其中部分文件内容与本地实际情况脱节,缺乏实质性指导意义。自该乡镇开展 "文件瘦身" 行动以来,文件数量较以往减少 60% 以上。文件数量的精简,让基层干部得以摆脱 "文山" 束缚,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困难群众帮扶等具体工作中,切实提升了为民服务的质效,得到了群众的一致认可。

    文件的本质是传达精神、部署工作的重要载体,若内容冗长空洞,则会沦为形式主义的表现。某市直单位过去印发的季度工作文件往往长达数十页,附件繁多,但核心内容却较为匮乏。在落实改进文风的要求后,该单位将季度工作文件精简为 3 页的任务清单,清晰列出重点工作、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这种精简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文件印发后短时间内,老旧小区改造、垃圾分类等民生项目便迅速启动。这一实践充分证明,文件的价值不在于篇幅长短,而在于能否聚焦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只有内容务实的文件,才能为基层工作提供有效指导。

    当前,各地正积极采取措施推进文件精简工作。某省取消了 400 余份缺乏实质内容的文件,将节省下来的经费投入到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项目中,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还有一些部门不再要求每日报送工作简报,而是改为每周开展实地调研,形成问题台账。这种转变促使干部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一线解决实际问题,有效提升了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实践表明,政府的良好形象和公信力并非来自于文件数量的多少,而是源于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的行动。

    改进文风、精简文件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需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以保障。目前,许多地区借助电子政务平台实现了文件的线上流转,既提高了文件传递效率,又减少了纸质文件的使用,达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还有地区建立了文件审批备案制度,对内容重复、主题不明确的文件实行严格审核,从源头上防止了 "文山" 问题的反弹。只有将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才能确保精简文件工作持续推进,让实干作风成为干部队伍的行动自觉。

    破除 "文山" 积弊,弘扬实干作风,是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当每一份文件都能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每一次工作部署都能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实际行动,广大干部必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谋发展、惠民生的工作中,在新的发展征程上创造更多让群众满意的实绩。(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