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论坛热点评说详细内容
段官敬:莫让“地摊经济”成“地瘫经济”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段官敬  日期:2020/6/7 字体: [大][中][小]

  地摊经济异常火爆,久违的烟火味再次洒满人间,着实增进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尤其在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复苏市场上,“地摊经济”都功不可没,这也是全社会对之认可的缘由所在。对冲宏观经济层面的压力,“地摊经济”好比一匹黑马杀出来,并冒露珠、带烟火,给民生百态和市场经济都带来正面推动力。

  从“占道经营不纳入文明考核范畴”,再到城市执法温情以待,再到全国各地为地摊经济送上政策“红包”...可以说“地摊经济”时代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高光时刻,开门让道的社会共识,书写了“人民至上”的经济思维和发展思维。不得不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柔性和容量,正在释放出微观经济的红利,撬动起群众福祉和发展效应“双提升”。

  在“地摊经济”火热和蓬勃的另一面,理应看到诸如“坐地起价炒作摊位”、卫生环境堪忧、油烟噪音扰民等无序状态,同样伴随着“地摊经济”的热气而来,多了些“乌烟瘴气”,这些都不应忽视和淡写。事实上,地摊经济“一管就死、一放就松”的怪圈,也正在以某种方式上演。扎实式摆地摊、跟风式创业、劣质产品、无序经营等带来的安全、卫生等问题,给消费者和群众造成潜在风险,也于“地摊经济”长远发展有害。

  “地摊经济”不能成为“地瘫经济”,诸如卫生环境令人堪忧、无序占道引发出现风险、产品质量不过关等问题,必然会有损“地摊经济”的原则性、法制性和规则性,使之陷入另一个恶性循环的极端。“无规矩不成方圆”,如何破解民生烟火的浓度与执法分寸的厚度之间的矛盾,在“放”与“管”上找到平衡点,形成市场、社会、政府、公众的默契共情和达成一致,才是“地摊经济”生态常青的关键所在。

  “放”不代表“荒”、“管”不代表“关”,拓展“地摊经济”的活跃空间,念一下“松箍咒”,给予宽泛包容,并不是城市治理行动的“封库”,让“地摊经济”像杂草一样在城市街角、道路野蛮生长,并把城市当做“垦荒之地”。如网上流传某个城市摆摊地图被证实为谣言,正是一种“荒垦”意识作祟。“地摊经济”绕不开城市执法的课题,发挥有形之手的力量,管好管住侧重和强调的是服务与引导,不能一刀切、亦步亦趋,甚至因噎废食、进退维谷,那么错失的必将是“地摊经济”的机遇。

  “地摊经济”为群众,也要依靠群众。立足城市街道、角落,从流动商贩、到逛摊群众、到摆摊主体、再到城市部门等,每个人都是“地摊经济”的经纬点,交织交汇成一张人间烟火之网。唯有彼此约定、规劝、自律,以市场经济原则为底线、以维护公共安全为根基、以疫情防控常态化为原则,那么“地摊经济”才会在规则的框架内自由健康勃兴。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