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前沿社会管理详细内容
乔木:从人居环境入手提升生态文明建设质效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乔木  日期:2022/11/4 字体: [大][中][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乡村水环境治理。目前全国95%以上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超90万名村级河湖长和巡护河员发挥积极作用,农村河湖面貌持续改善。(人民网  2022年11月4日)

    自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十年期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在全国各地贯彻落实并发挥质效,我们生活的环境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空气更甜了,人民的幸福指数正在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而提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这无疑是将生态文明建设推向新高度的有力举措。人居环境好不好,关键还看家门口河流质量优不优。自河湖长制推进以来,我国各地河流水质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如何巩固来之不易的成果,确保河流水质稳定达标依旧是努力的方向。二十大提出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如何落实落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建有所用、建能常用,确保建成后能成为保障河湖健康的最强帮手,成了现今亟需思考的课题。

    如何确保建有所用,建能常用,生态基建成为保障河湖健康的最强帮手。一方面,必须因地制宜,坚决避免全国一个样。坚持生态文明建设指导思想不变、目标要求不变,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适宜当地、符合当地特色的环境基建。充分将环境基建与环境融合起来,确保一地一特色,一地一亮点。全面贯彻落实河湖长制,依托河湖长制贯彻落实环保理念。另一方面,强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质量,确保环境基建落地见效。各职能部门、各社会团体应加强交流合作,确保各基建项目质效。监管部门应做到全程监督,确保建设过程不走样不变形。执法部门应提高执法力度,确保执法刚严。依托线上媒体和线下宣传教育加强法律普及,强化保护环境意识。再者,通过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的开展,培养爱护环境的良好意识。

    让中国人生活在干净整洁、山清水秀的环境中,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美丽家园,还需各方齐心协力,久久为功,绵绵用力,确保绿色发展成为中国发展的靓丽底色。(作者单位:马尔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新闻链接:http://society.people.com.cn/n1/2022/1104/c1008-32558498.html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