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文教科技详细内容
陈文浩:强起来离不开自主创“芯”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陈文浩  日期:2023/2/3 字体: [大][中][小]

    2022年8月31日,美国芯片公司英伟达表示,美国官员要求其停止向中国出口两种用于人工智能的计算芯片,这一事件再次在国际上引发深入讨论,“缺芯少魂”的问题,再次摆在了我们面前。

    从“冬天”再到“冬天”,自2018年美国对中国华为实施芯片“制裁”后,中国芯片产业迅速崛起,芯片自给率不断提升,华为的麒麟芯片不断追赶世界先进水平,龙芯可以和北斗一起飞上太空,驰骋在祖国大地的“复兴号”也装上了处于全球超前水准“中国芯”,直接填补了国内IGBT芯片的技术空白。但也要看到,在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更高的一些领域,国产芯片还有较大差距。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单纯芯片的进口金额已经高达4396亿美元,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的重要隐患,当寒冬再次来临的时候,如何正确面对,成为一个关键的命题。

    面对技术壁垒,不能盲目悲观,特别不能对中国的高科技发展丧失信心。70多年一路走来,我们深知,“巨人的肩膀不好站,只有让自己成为巨人才行”,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只有自己牢牢攥在手里才行。诚然,我们在芯片产业上起步较晚,但我们的思想并没有慢半拍,既没有沉溺于“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短视,也没有寄望于用“拿来主义”节省攻坚元创新的巨大成本,而是从一行行代码开始发力“中国芯”。近几年,从芯片设计软件编写,到先进制程光刻机制造;从大尺寸半导体硅片量产,到自研芯片架构发力“小芯片(Chiplet)”,中国人早就将对“缺芯少魂”之困的不甘化作奋进之举,全球20家增长快速的芯片行业公司中,有19家来自中国。我们有自己的发展节奏与宏伟目标,“芯片法案”和种种“卡脖”招数一样,不会改变中国人的志向,反而更会倒逼我们加速突破芯片这一关。

    保持信心的同时,也不能因遭遇制裁而产生偏激的情绪。一方面,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有足够的腾挪空间;另一方面,我国芯片产业如今在一些关键技术方面已发展到与世界水准并驾齐驱,并在5G时代展现出优势能力,这不是得益于自我封闭。我们并不需要把“制裁”当作“重大利好”来激励“自主研发春天来了”,更不能把扩大合作与自力更生对立起来。面对高科技的技术攻关,封闭只能走进死胡同,只有加大合作,道路才能越走越宽。继续扩大合作,努力用好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在与世界的互利共赢中实现自主创新,这个方向不能动摇。

    “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国防和其他事业高质量发展。”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也是花钱买不来的。中国经济发展的下半场主要任务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这条路很长,但只有靠我们自己走下来。(辛集镇人民政府)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