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论坛热点评说详细内容
安超:化“上天的事”为“身边的事”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安超  日期:10/31/2023 字体: [大][中][小]

    10月31日8时1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迈出了载人航天工程从建设向应用、从投入向产出转变的重要一步。

  中   国载人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苦苦追赶到挺起中华民族脊梁,是一代代航天人的接力奋斗、持续攻关、顽强探索、不断创新,在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中,锻造培育了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这不仅是托起飞天梦的精神之翼,更是宝贵的民族精神财富,所以我们应深入挖掘载人航天精神蕴含深厚的红色基因,化“上天的事”为“身边故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信心与动力。

    以“知”促“行”,自觉投身到伟大实践。航天精神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反映了社会主义价值观背后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继承了一代又一代中国航天人的优良传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文化。它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一道映射了大批无限忠诚,为党为国为民奋斗和奉献的民族脊梁,在我们身边熔铸了一面“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镜子。为此,我们应立足于身边的社情、世情,积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投身伟大实践,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以“行”验“知”,把小我融入大我之中。航天工程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每次成功发射的背后,都是甘愿隐姓埋名的一线工作者用齿轮咬合般的团结协作托举起英雄飞天。在每一个特定历史时期,奉献总会与回答时代发展进程中的新问题联系在一起。新时代新征程,越是面临艰巨任务、严峻挑战,越需要我们无私奉献,大力弘扬“上天”这种艰苦奉献的奋斗精神,立足身边的岗位,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和人民的大我之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添砖加瓦、增光添彩。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情怀,追求“一生常耻为身谋”的境界。

    知行合一,以伟大精神凝聚前行力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载人航天精神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征程中勇往直前、一次次获得巨大的胜利,让人们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我们更应以“上天”航天精神涵育“身边”的人,大力营造“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动力,才能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凝聚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航天梦、民族梦、中国梦是一脉相承,相互融合,全面递进升华的。今天,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传承好能“上天”的载人航天精神,化做汇聚“身边”各方的力量,用“特别能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鼓励新的一代;用“特别能吃苦”的敬业奉献精神,激励在自身的工作岗位上奋斗;用“特别能攻关”的改革创新精神创造更多“华夏奇迹”;用“特别能战斗”的拼搏精神成就更多辉煌,让航天梦助力中国梦,为推动社会发展,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添砖加瓦,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