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既要有雄心壮志,积极抢位发展,又要立足实际,善于错位发展。
在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各地切实把焕发出来的学习、工作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奋力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主题教育中,各地坚持教育实践两手抓、两促进,把学到的工作本领用在促进发展上,以重大项目作为强引擎,把优势产业作为主抓手,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夯实现代化产业基础。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和夯实现代化产业基础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实体经济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动实体经济向高端、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加强人才培养、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业升级和加强产业协同,才能够夯实现代化产业基础,实现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更高水平的发展。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有雄心壮志,积极抢位发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要把握全球化机遇,加强国际合作,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推动我国产业向高端、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同时,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也需要立足实际,善于错位发展。我们要根据我国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制定出符合国情的产业发展战略,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实现错位发展。
在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技术创新,加强科技创新,提升制造业技术水平,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同时,还要加强人才培养,培育一批高素质的制造业人才,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总之,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也是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作为基层工作者,我们要积极宣传国家的产业政策,向群众普及相关政策,让更多人了解政策、支持政策,推动政策的落实。努力提高自身和群众的产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积极推动创新发展,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竞争力,为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动力。加强对企业和群众的服务保障,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为群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我们要有雄心壮志,积极抢位发展,同时也要立足实际,善于错位发展,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作者单位:河北省黄骅市骅东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