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不单单是警车的呼啸而至,更有法治力量的大格局!为打赢“切实解决执行难”这场硬仗,河北省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在“领头羊”党组书记、院长王云带领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工作部署,始终坚持“严”字当先、“干”字当头、盯紧目标,戮力同心、艰苦奋斗,不断开创执行工作新局面,近段时间以来执行工作更是“大招硬招频出”,开展了一系列有声势、有成效的执行专项活动,全面决战决胜执行难,体现出新时代法院执行工作的力度和深度。
2023年11月24日,孟村县法院“执行兵团”再次集结,对两起侵权/排除妨碍案件进行强制执行。当日刮着6、7级的寒风,可谓是“寒风凛冽”,在外面稍微站一会就全身冻透,可凛冽的寒风丝毫没有降低执行干警的工作热情,就这样在寒风中一站就是一天,直到将案件彻底执行完毕才拖着饥肠辘辘和全身的疲惫返回温暖的法院。此时任何华丽的辞藻和优美的词语都无法展现执行干警的工作艰辛和夺得执行胜利后喜悦,笔者就用一张张执行现场图片来展现可敬、可爱、可佩的执行干警。
寒风中,执行兵团集合
执行干警丈量面积
分管院领导与执行干警现场研究执行方案
执行仍在继续
夜幕中,执行法官加班加点申请执行人办理结案手续
一张张执行图片,让我感受到了执行工作的艰辛和执行干警的无惧,也让我们又回到了因新冠疫情阻挡原因,久违的执行宏大氛围中。回顾近段时间以来孟村法院执行工作,成绩固然可喜,但执行干警也清醒认识到解决执行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还显不足。执行工作外部环境尚未得到彻底改观,针对问题和困难,孟村县法院高度重视,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努力推进解决执行难。
一是坚持党委领导,进一步推动完善综合治理执行难大格局。始终坚持和依靠党委领导,积极主动向党委汇报解决执行难的各项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帮助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强化与综治网格、公安、检察、工商、税务、银行等机构和部门的协作配合,加强信息共享共用,强化联执联动。严格推进执行工作纳入综治考核和法治建设考核,不断完善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大格局。
二是“严”字当先,不断强化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用足用好强制措施外,突出“一性两化”,着力提升执行质效。主动而为,精准发力,依法用足用准搜查、罚款、拘留直至追究刑事责任等强制措施,打好反规避执行、抗拒执行组合拳。同时拓展财产调查渠道。针对逃避执行的突出问题,主动借助信息化手段,将查控触角和空间延伸到公积金、医保以及支付宝、保险等互联网金融新领域,查找有效存款和理财产品。充分发挥新媒体短快新功能,发动全社会知情群众举报,拓展财产线索举报新渠道,做到“一干到底”,实干加巧干,逐层深入破解难题。同时用“情”字彰显温度,坚持在执行中采取执行和解、分期执行等“放水养鱼”方式,避免因机械执行、强制拍卖资产,造成更大损失,依法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达到维护经济社会和谐稳定的目的,实现多方共赢。
三是强化信用惩戒。对失信被执行人及时采取“双限”措施,在融资信贷、报考公务员、乘坐高铁和飞机等方面实施联合信用惩戒。全力讲好执行故事、传递执行好声音,为开展好执行工作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完善以执行惩戒和新闻宣传两个条线的“执行大格局”,汇聚信息共享、责任共担、精品共铸的最大合力。将“精兵强将”选拔配备到执行岗位,明责任、下任务、压担子,实现“1+1>2”的蝶变效果。创新手段运用的新路径,构建查询手机号码、定制失信彩铃的合作机制。通过为失信者打造“私人订制”的网络,让被执行人时时切身感受到来自熟人社会和“家门口”的压力,最大限度挤压失信被执行人的生存空间。
四是狠抓执行规范化。认真查摆问题,剖析思想根源,边整边改,立行立改。从案款管理、执行行为、财产处置、执行公开、信息化应用、执行监督、队伍建设等方面强化行为标准,逐项对标抓落实。做到执行有规则、管理有办法、操作有流程、过程有监控。针对执行过程中容易出问题的37个关键节点,创新推行执行实施关键节点审查机制,为执行实施行为把关加锁,通过系列规范措施,消除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和乱执行的情形。及时纠正乱执行、违法执行行为,保障执行实施权依法正确行使。构建科学严谨高效的管人管案管事的制度体系。严格无财产案件终本结案的程序要件和实质要件,严格终本结案审批,杜绝终本随意性,着力提高终本合格率。坚持阳光执行,全面公开,将办案全过程置于人民群众监督之下,拓展人民群众了解执行工作的途径和方式。
五是充分发挥信息科技支撑作用,狠抓智慧执行建设,助推执行工作科学发展。切实加强网络查控系统的有效应用,组织执行干警进行系统操作培训,做到人人熟练运用系统。坚持有案必录、立案必查、一案多查,凡是执行案件,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首先运用查控系统进行定期查询、滚动查询,尽最大程度的挖掘网络查控系统的威力,避免车马劳顿,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积极主动作为采取主动上门提需求,一家一家协商的方式,推动查控网络构建。在此基础上强化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提升快速反应能力,通过配备执法仪、单兵系统等构建立体指挥系统。强化信息化技术培训与应用,所有执行行为全程留痕,实现用系统办案,用系统监管,执行案件录入信息做到及时、准确、完整。
六是加强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坚持一手抓执法办案,打造精品案例,一手抓调研宣传,营造良好执行外部环境。重点向全社会宣传“执行不能”客观现实、形成原因和案件出路等。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多媒体、新媒体,做到层级全覆盖、区域全覆盖、媒体全覆盖、人员全覆盖。对积极清偿债务和逃避执行拒不履行法律义务的正反面典型加强宣传,引导广大群众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提高自动履行和协助履行的自觉性。同时借好外力,放大宣传效果。积极做好媒体通联,向本地、省级以上主流媒体借势借力,放大宣传效果。邀请媒体深入报道执行工作亮点。与此同时注意把握正确的宣传导向,选择典型有教育意义的案例进行宣传。对拿不准的宣传事例,及时进行沟通,切实做到有的放矢,不发生宣传事故。营造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孟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云表示,真抓实干,落细落小,不搞任何“不切实际”的东西,以实实在在的执行,保护民生权益。同时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法院关于切实解决执行难的各项决策部署,通过强化执行措施,加强信用惩戒,加强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增强人民群众的执行风险意识和法院执行工作的透明度,让广大群众了解、理解、支持法院执行工作,在社会上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舆论氛围,充分体现法院破解执行难的决心和信心,树立法律权威,促进执行工作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