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论坛热点评说详细内容
叶金福:“反向背调”是年轻人成熟求职的体现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叶金福  日期:12/7/2023 字体: [大][中][小]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503名受访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1.7%的受访青年对求职企业做过背景调查。64.2%的受访青年认为“反向背调”有助于求职者了解和掌握企业的背景信息,少走弯路,59.7%的青年认为可以帮助求职者聚焦求职方向,清晰职业发展路径。(12月7日《中国青年报》)

    一直以来,求职应聘往往都是由招聘单位掌握“主动权”,招聘单位可以向求职者提供薪酬待遇、奖金福利等不实招聘信息,却可以要求求职者提供性别、年龄、学历等真实个人信息,如果个人信息不符合招聘单位的要求,就可能被阻挡在招聘的大门之外。因而,在现实生活中,招聘单位一直“很牛逼”,而求职者却一直“很憋屈”。

    而眼下,在年轻人这支求职大军中,一种全新的求职方式在发生着变化,那就是求职者对招聘单位进行“反向背调”。据了解,“反向背调”是指年轻人在找工作之前,反向背调雇主,通过多重渠道,了解用人单位的薪酬福利、试用期制度、文化氛围等详细信息,为自己的求职择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可见,求职者已慢慢地替代招聘单位,成了掌握“主动权”的一方。

    笔者以为,年轻人在求职之前对用人单位进行“反向背调”,这是成熟求职的一种具体体现。对于求职者来说,有了“反向背调”为前提,年轻人就不会盲目、草率入职,就会根据“反向背调”做出理性选择,使人岗匹配更加精准,从而降低招聘成本,提升求职的效率和成功率,有效降低了试错成本。

    同时,对于用人单位而言,有了“反向背调”,就会更加注重企业内部优化,包括领导风格、薪酬福利、企业文化、发展前景等,有利于重塑职场环境。尤其是“过度加班” “随意侵占员工利益”的企业,将会在“反向背调”中被“一票否决”,从而倒逼企业既要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又要提升自身的吸引力。

    此外,有了“反向背调”,无论对于年轻人的职业发展,还是对于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这都是一种“双赢”之举。

    当然,对于年轻人“反向背调”之举,除了企业需要从中吸取教训,改变自身的一些不良企业文化,实现企业和人才的“双向奔赴”之外,还需劳动监察部门给予一定的肯定和大力的支持。一方面,劳动监察部门要为年轻人的这种“反向背调”的做法“撑腰”“鼓起”,要从舆论上给予肯定和支持;另一方面,又要切实帮助年轻人提供更多企业内部真实可靠的相关信息,便于年轻人全面掌握企业内部情况,少走弯路,既降低招聘成本,又提高入职率。切忌与企业“沆瀣一气”,成为企业的“帮凶”,从而使“反向背调”出现信息偏差、信息不实等情况,而使年轻人重新陷入用人单位设置好的招聘“陷阱”里。(浙江省开化县教师进修学校)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