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工青妇老详细内容
刘家彤:青年干部要在基层“扎得住根”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刘家彤  日期:8/7/2024 字体: [大][中][小]

     近日,人社部印发通知,部署2024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明确今年招募3.44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基层是青年成长沃土,新时代青年干部要响应国家号召,奔赴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把投身基层作为青春的“必修课”,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用汗水让基层沃土滋养青春之花。

    青年干部要沉的住心思,耐的住性子。基层是实践的第一站,是贴近群众生活的阵地最前沿。青年干部一毕业就进入基层,难免好高骛远,觉得自己“屈才”,不甘于此,甚至人在基层心在城,把自己当成基层的“过客”、为民干事的“看客”,这种浮躁心态非常不利于开展基层工作。“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纵有雄图伟志,不脚踏实地,经历磨练,终究是一纸空谈。青年干部必须保持“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沉的住心思,耐的住性子,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把自己“融入”基层,将自己的前途命运和人民群众的利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真正用心用情沉到基层。只有身心俱入,才能上好基层的“必修课”,答好新时代的“必答卷”,踏踏实实地在基层这片广阔天地中书写青春、施展才华。

    青年干部要俯的下身子,放的下架子。基层工作要紧贴民意、顺应民心。“欲得真学问,须下苦工夫”,青年干部大多学历高,知识广,但由于经验不足,不能很好的与群众打成一片。李强指出:“坐在办公室里看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基层一线是大课堂,基层干群才是好老师,那里才是锻炼人才最好的地方。年轻干部要俯的下身子,放的下架子,少一点“书生气”,多一点“接地气”,保持“谦卑之心”、“空杯之心”、“敬仰之心”,在基层大熔炉中与群众同呼吸、共患难、心贴心,吸纳前辈总结的成功经验,用群众方法推动群众工作,以群众的满意度来衡量做事标准,真正把基层的情况摸实摸透,真正赢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青年干部要打的牢底子,扎的下根子。“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多经事方能成大事,犯其难方能图其远。基层工作能力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起来的,而是要在田间地里、山间林里、车间厂里担苦难、挑重担锻炼出来的。青年干部刚刚从事基层工作,难免会遇到挫折困难,要深知所有挫折困难只是我们成功路上的垫脚石,只有过经历“风吹日晒”、“风吹浪打”,才能在“风雨兼程”中苦尽甘来,抵达成功的彼岸。青年干部要时刻牢记干部是为人民服务,是以人民为中心开展的工作;要知民所需,念民所忧,行民所盼,急民所急,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奋斗目标;要打的牢底子,扎的下根子,多为群众办实事,坚持在基层实践中练本领、壮筋骨,努力成长为一名能干事、会干事的青年人才。

     伟人曾说:“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年轻干部大有可为。”2024年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乡村振兴、努力推动三农的战略之年,当代青年干部正逢其时,更应该紧紧抓住这一机会,坚持在基层实践中锻炼成长,努力成为可堪大任,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作者单位:沧州市运河区小王庄镇人民政府)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