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前沿社会管理详细内容
志愿服务新模式,共筑和谐新社区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王十一  日期:3/14/2025 字体: [大][中][小]

    在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的当下,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其治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感。为了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任丘市西环路街道昆仑社区积极探索并采用“志愿服务 + 社区 + 社区工作者”的创新工作模式,广泛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社区治理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社区是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重要载体和依托。昆仑社区拥有丰富的公共空间和多样化的社区资源,这为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社区内的文化广场、老年人日间照料活动中心、“一园一站一中心”昆仑社区学习强国线下体验空间等场所,成为了志愿者们服务居民、传递温暖的重要阵地。同时,社区还通过组建“五彩向日葵”、“微光青年”、“寸草心”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党味+年味”、“悦读润心 书香昆仑”、“便民服务大集”、“爱耳义诊”、“寸草心爱老敬老”义诊、“友邻便民服务”、“孝润童心”“关爱儿童健康”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营造浓厚的和谐氛围。

    社区工作者在“志愿服务 + 社区 + 社区工作者”模式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他们既是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者和策划者,又是社区与居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活动前期,社区工作者深入社区进行调研,了解居民的实际需求和问题,根据这些需求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志愿服务计划。例如,针对社区内老年人较多,且存在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需求,社区工作者策划了“寸草心爱老敬老”志愿服务项目,定期组织开展义诊活动,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陪聊、健康检查等服务。

    志愿服务是“志愿服务 + 社区 + 社区工作者”模式的核心驱动力。在昆仑社区,社区工作者们凭借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热情,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服务。在文化教育方面,为社区内的孩子们开设课外辅导班,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组织开展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培训活动,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环保公益方面,定期开展垃圾分类宣传、社区环境清洁等活动,提高了居民的环保意识,改善了社区的生态环境。在社区安全方面,定期开展电动车消防安全普法宣传、禁燃禁放烟花爆竹巡查、安全生产排查整治等,保障了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社区志愿服务+社区+社区工作者”工作模式,为社区治理带来了显著的成效。它以社区为依托,社区工作者为纽带,志愿服务为动力,有效满足了居民多元需求,提升了社区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这种模式不仅让居民切实感受到社区的温暖与关怀,还激发了大家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相信在这种模式的持续推动下,我们的社区将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居民们安居乐业、和谐共处的美好家园,让幸福在社区的每一个角落蔓延生长。(作者单位:河北省任丘市西环路街道办事处)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