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经济法治详细内容
彭倩倩: 以民为本 创新驱动;从2025全国两会看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彭倩倩  日期:3/15/2025 字体: [大][中][小]

    全国两会是观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也是汇聚民智、擘画蓝图的关键平台。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两会以“稳中求进、以进促稳”为基调,围绕经济回升、民生改善、创新驱动、高水平开放等核心议题,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既回应群众关切,也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

    经济稳增长,扩内需与提质效并举。政府工作报告明确2025年GDP增长目标为5%左右,延续了中高速增长基调。为实现这一目标,财政政策力度显著加码,赤字率拟从3%提升至4%,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扩大至4.2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增至2万亿元,精准投向“两新”(新基建、新型城镇化)和“两重”(重大战略项目、重点安全工程)领域,为经济回升提供坚实支撑。消费作为内需的核心引擎,政策聚焦“以旧换新”扩围增效。2024年家电、汽车换新政策拉动消费增长超10%,2025年将进一步覆盖智能家居、绿色建材等领域,并通过差异化补贴激发地方消费潜力。同时,通过提高养老金、医保补助、生育补贴等民生保障措施,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例如,湖北天门市通过生育补贴试点推动出生率回升,为全国政策提供实践样本。

    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引领产业变革。两会将“新质生产力”列为发展核心,人工智能、生物制造、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成为政策焦点。通过专项基金、税收优惠等举措,支持关键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例如“AI+”行动推动算力、算法、数据协同突破,赋能智能制造与服务业升级。资本市场同步发力,科创板、创业板优化上市条件,引导长线资金入市,缓解科技企业融资难题。以深度求索(DeepSeek)为代表的本土AI企业崛起,彰显政策支持下的创新活力。

    民生福祉:织密保障网与促进公平并重。民生政策从“保基本”向“促公平”深化。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拟从月均200元提升至500元,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覆盖率提速,通过税收激励与法律修订双轨推进,惠及2亿灵活就业群体。公共服务优化方面,“空铁两网融合”被纳入“十五五”规划,推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破解高铁站与机场衔接难题,提升国际枢纽能级。

    高水平开放,制度型开放塑造竞争新优势。面对全球化逆流,中国以制度型开放破局。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新型离岸贸易”,通过税收优惠与金融便利化降低企业成本,增强外贸韧性。同时,积极对接CPTPP、DEPA等高标准经贸规则,海南自贸港与长三角、珠三角试验区深化外资准入改革,吸引外资深度参与产业链升级。TCL等企业加速构建全球供应链,以“中国智造”重塑国际竞争力。

    治理效能,实干导向护航政策落地。政策生命力在于执行。两会期间,国务院派出80余名工作人员旁听代表委员意见,建立台账跟踪督办,确保建议“件件有回应”。2024年国家发改委采纳代表提案600余条,工信部出台AI产业政策115项,彰显“民意直通车”实效。此外,基层减负持续推进,通过精文简会、整治形式主义,推动干部从“初稿负担”中解脱,聚焦实干担当。

    2025年两会政策兼具战略定力与灵活应变,既以逆周期调节稳住经济大盘,又以结构性改革培育新动能。随着政策红利释放,消费回暖、创新突破、开放深化与治理优化将形成合力,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更广阔空间。未来,需持续关注政策执行效能,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作者单位:泊头市统计局)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