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舒城法院联合某乡镇村两级部门、驻地派出所,成功调解一起民间借贷纠纷,同时让长达多年的涉土地征收补偿款纠纷争议也得到了实质性化解。
2023年,因某高速动工建设征迁,原告舒城县某乡某村及被告何某家的房屋在征迁范围内,被告何某在拆迁安置方式中选择购房安置,购房时因资金周转困难,无法一次性付清购房款,遂向原告舒城县某乡某村民委员会借款8万元。后原告多次催要,被告何某均以某高速征迁补偿款未分配和未收到为由,不予返还借款。
这是一起看似简单的民间借贷纠纷,然而,土地征收补偿问题的卷入,让案件变得极为棘手。承办法官深知单纯依靠判决难以彻底化解双方矛盾,多次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并积极联合某乡镇村两级部门、驻地派出所力量,努力让法结、心结、困结一起解。
调解室内,气氛凝重压抑。
“这笔钱当初借给你,是看在乡里乡亲的情分上,现在村里各项事务开展急需资金,你不能一直拖着不还。” 村委会代表满脸无奈,焦急说道。
被告何某则满脸愁容,情绪激动地回应:“我不是耍赖不还,这土地被征收了,补偿款却一直没影,往后日子怎么过?”
“咱们今天坐在这里,就是为了把问题彻彻底底解决掉。大家都先冷静冷静,听我说。从法律层面来讲,借贷关系清晰明确,按照法律规定,该履行的还款义务肯定得履行。但我们也充分理解被告的担忧,所以今天就是要把两边的问题一起妥善处理。”承办法官率先打破僵局,语气温和却不失专业。某乡工作人员、驻地派出所民警也纷纷从政策解读、问题症结等方面进行分析。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历时几小时,最终成功解开双方心结,调解室的气氛变得轻松融洽了。
最后在法院的主持下,双方握手言和,愉快地达成了调解协议,纠纷得以圆满解决。(作者单位:安徽省舒城县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