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市丁兰实验中学910班张潇冉的笔下,《旧轨还乡》不仅是一篇对故乡深情的回望,更是一段关于铁路变迁与个人情感交织的动人篇章。文章以作者儿时乘坐绿皮火车归乡的记忆为线索,串联起对铁路发展、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亲情的无限怀念。
文章开篇,绿皮火车载着作者与姥姥姥爷,穿越南北,从温婉的江南水乡到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这一路上的风景变换,不仅是地理上的跨越,更是心灵上的洗礼。火车的摇晃、车厢内的嘈杂,在作者的笔下都化作了温情脉脉的回忆,让人仿佛能闻到那股特有的火车味,听到车轮与铁轨的摩擦声。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那趟直达的绿皮火车悄然停运,铁轨锈成了记忆里的虚线,故乡也洇成了底片上的残影。这一变化,不仅意味着交通方式的升级,更象征着一种生活方式的远去。作者通过对比新旧归乡之路的艰辛与便捷,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代快节奏生活的不适。
特别是姥爷离世后,归乡之路变得更加漫长而煎熬。机场的焦灼等待、狭小的机舱空间、复杂的转乘流程,无不让人心生疲惫。而飞机窗外除了茫茫云海,再无其他景致,更是让作者怀念起绿皮火车上的那些美好时光。这种对比,不仅凸显了绿皮火车对人们出行方式的影响,更深刻揭示了人们对传统生活方式的留恋。
当听闻那趟停运已久的火车重新运营时,作者心中的激动难以言表。再次踏上这趟魂牵梦萦的火车,熟悉的车厢、亲切的方言、车轮与铁轨的摩擦声,都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旧时光。而车厢里那对老人和孙子的温馨场景,更是让作者联想到了自己的姥姥姥爷,那份对亲情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慨油然而生。
绿皮火车,这一经典交通工具,承载了无数人的温馨回忆。它慢悠悠地行驶在铁轨上,带走了人们的思念,带来了团圆的喜悦。而高铁的到来,则以更快的速度、更舒适的环境,开启了出行的新篇章。然而,尽管时代变迁,交通工具日新月异,我们也应该珍惜那些逝去的时光和美好的记忆。正如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那样,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份对故乡的深情和对亲人的怀念永远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