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桑涧镇紧扣基层治理核心,高度聚焦领头雁队伍建设,运用基层“练兵场”,不断提升村干部能力素质,为乡村振兴助力启航。
选优配强,让想干事者有机会。推行“能人治村”理念,把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搭建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库,全方位放宽选人用人条件。实施“归雁兴镇”计划,通过“组织推荐+群众举荐+个人自荐”三荐联动精准锁定致富能手、退役军人、返乡大学生等目标群体建立优质后备梯队273人,其中35岁以下占比75%、大专及以上学历达60%,为干部队伍建设蓄满“源头活水”。严格落实“一肩挑”人员监督管理,坚持“凡进必审”“部门联审”“公示任职”等制度,坚决把不符合条件的人选排除在外,筑牢战斗堡垒。
强化学习,做思想上的带头人。坚持把村党组织书记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全镇党员干部培训计划当中,充分了解村党组织书记的实际学习需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分类施策、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目前,共开展党员、党务工作人员、村集体资产管理等各类培训30余场次。同时围绕落实基层党建、集体经济发展、基层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开展交流,晒成绩、讲做法、谈思路、查问题,凝聚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在看中学、比中干的氛围里培育“能说会干”型村党组织书记。
注重发展,做兴业富民领航人。村级党组织牵头,党员干部带头,通过挨家挨户走访,耐心详细宣讲政策与前景,引导村民将不愿耕种或无力经营的土地流转出来。盘活利用流转土地,因地制宜拓宽鹅产业链,从雏鹅养殖到成鹅屠宰销售及深加工等,形成闭环运作;发展稻虾共养,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大力发展特色蔬菜种植,打让“菜篮子”成为百姓的“钱袋子”等。同时,积极探索“党组织+市场主体+农户”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利用项目资金建设厂房,精细招商引入优质企业入驻,为周围村民提供更多家门口的就业岗位,多渠道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激励关怀,让干成事者有后劲。挖掘选树基层党组织书记先进典型,有效提升村干部职业吸引力;优先推荐政治素质高、工作实绩强的村党组织书记作为“两代表一委员”人选,形成创优争先的良好氛围。创新奖励机制,综合日常考核、党组织年度考核等,将报酬待遇与履职尽责、工作实绩、评先树优相挂钩,根据考核结果予以奖励,让他们在干事创业上有“劲头”,激发“领头雁”队伍比学赶超、创先争优。建立常态化谈心谈话制度,及时掌握村党组织书记工作和生活情况,全面完善村干部离任、养老、医疗等保障制度,让村干部经济上有甜头、事业上有奔头、保障上有盼头,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坚强队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