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前沿司法动态详细内容
让警徽与法徽共同闪耀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孙宝凯  日期:4/7/2025 字体: [大][中][小]

    我是延边铁路运输法院的一名法警,近三十年的从警经历让我深有感触,在任何案件的进展过程中,人们的关注点从来不在我们身上,而我们却是所有案件的参与者与坚强保障,一名优秀的法警,不仅要具备强大的业务能力,更要有沉着与稳定、无情和温情兼备的心理素质。

    记得初到警队的时候,面对十六名盗窃被告的刑事审判警务保障任务,我全身紧张,攥着用钢笔书写的提押票,在看守所的大厅里反复清点被告人的姓名和人数,那时的法庭还没有羁押室和专用押解通道,我们用手铐将被告人排成一列,将蹒跚的他们提到办公室候审。一天的庭审结束时,制服后背已结出一层盐霜,终于圆满完成任务,我长出一口气,情感深处完成了一个自我褪变。

    随着接手案件的增多,我的适应能力不断加强,业务水平也不断提高,环资案件指定管辖后,我们的押解地图扩展到延边八县市,囚车的车轮碾过林海雪原的轨迹,串联起生态司法的经纬线。

    去年三月审理秦某滥伐林木案时,安检中心突然爆发争吵——三十多位家属“七吵八嚷”要求旁听,而异地庭审的法庭旁听席只能容纳十人。我用手机拍下法庭照片给家属看"旁听席只有这么大,你们也不希望审判受到干扰而导致结果有差错吧,我们互相理解一下好不好"。家属们逐渐恢复理性,审判顺利进行。

    最难忘有一年七月那个暴雨突袭的午后,马某非法占地案的法庭门外,一个七岁小女孩攥着妈妈的手不肯离去。我蹲下身擦掉她脸上的雨水,将她的妈妈单独叫到旁边说“孩子的爷爷现在身上戴有戒具,如果不想让孩子今后留下心理阴影,破坏爷爷在她心中听形象,你还是领她回避一下吧。再说法律上也有规定,孩子进不了法庭的”。家长低头看看孩子又抬头看了一眼法庭,抱走了哭泣的女孩。

    这样的故事工作中俯仰皆是,作为一名法警,我们一边要维护法律的公正,一边也要从人性的角度守护每一个公民的自尊与情感,努力建设一个有法度有温度的工作氛围。

    春节前后是家人团聚欢度佳节的日子,也是一些平时找不到人的“老赖”现身的时候,因李某运输合同纠纷一案,执行局多次催款未果,腊月二十八我们同执行法官驱车几百公里出现在他面前,李某感慨说到“你们不过节吗!”我们笑了“我们过节,可我们更希望受害人开心过节。”当受害人接过还款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这么多年的账终于要回来了,太感谢你们了,你们辛苦了”!这对法院工作的肯定话语,舒解了我们连日奔波的疲惫。

    做了这么多年的法警,我已经习惯了八小时以外的工作,当法院的上班铃声还没响起,我已经在奔赴在看守所的路上,当法庭的灯熄灭时,我还在还押的途中。也习惯了为审判作配角的身份,当人们感叹于审判席上的唇枪舌剑时,我们早已用足迹丈量过无数个从看守所到法庭的距离;当宣判的法锤落下时,我们依然挺立在法庭庄严的法徽下,像青松般守护着正义的天平。

    翻开法院年鉴“1982年建院以来法警大队警务安全,无事故发生”,这句话就是我们多少代法警人的骄傲,也是我未来为之努力的方向。

    前行的路上,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是我们的座右铭!作为法治天平的守护者,我们始终以规范执法为笔,以忠诚担当为墨,在法治中国建设的壮阔画卷中,共同书写人民警察的使命荣光——这或许就是"让警徽与法徽共同闪耀"的真谛。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暂时没有内容!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