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文苑详细内容
赵一鸣:传承延安精神,续写时代华章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赵一鸣  日期:4/10/2025 字体: [大][中][小]

    延安,这片孕育了中国革命希望的红色沃土,不仅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低谷走向胜利的历史转折,更熔铸了永不过时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永远不能丢弃的根和魂。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

    延安精神的内核是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在物资匮乏、环境恶劣的岁月里,共产党人以窑洞为课堂,用信仰的火种点燃革命的燎原之势。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虔诚信仰、对共产主义的执着追求,让中国共产党在黑暗中锚定前行方向。今天,我们传承延安精神,首要的就是补足精神之钙。无论时代风云如何变幻,都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增强"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延安精神的智慧源泉。延安整风运动,让全党学会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破解中国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新时代的赶考路上,我们仍需高举实事求是的旗帜。从脱贫攻坚的精准施策到疫情防控的因时因势,正是实事求是让我们在重重挑战中找到破局之道。面对科技革命的浪潮,无论是突破"卡脖子"技术,还是推进共同富裕,都要以实践为基、以问题为导向。

   "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是延安精神最温暖的底色。从张思德烈士的平凡岗位到焦裕禄的兰考实践,共产党人始终将人民冷暖疾苦放在最高位置。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转化为具体行动。无论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完善医疗保障体系,还是推动乡村振兴、缩小城乡差距,都要让发展成果成为人民群众的幸福增量。厚植人民情怀,方能汇聚起现代化建设的磅礴合力。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实践特质。南泥湾的荒滩变粮仓、杨家岭的纺车转出生产奇迹,共产党人用双手改天换地。从"嫦娥奔月"到"天问探火",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新时代的奋斗者正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续写自力更生的新篇章。

    延安精神不是封存的历史遗产,而是穿越时空的精神火炬。在实现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让我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工作中,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筑牢信仰之基,坚持求真务实,拥抱人民情怀,赓续奋斗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