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文苑详细内容
胡代林:从“沂蒙二姐”身上,我们看到了普通人的力量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胡代林  日期:4/10/2025 字体: [大][中][小]

    “这是春吗?这不是春,这是年轮循环的波纹,这是大地睡醒的动人……”山东临沂53岁的果农吕玉霞,以一首首饱含泥土芬芳的“土味诗歌”,打破了人们对农妇的刻板印象,成为网友熟知的“沂蒙二姐”。她的爆火,绝非偶然,从她身上,我们能汲取诸多宝贵的精神养分,看到普通人的无限可能。

    “沂蒙二姐”让我们看到,平凡之人也能拥有不凡的精神追求。在大众传统认知里,农民的生活是单调重复的,围绕着土地、庄稼和柴米油盐打转。但沂蒙二姐打破了这种偏见,她15岁辍学后,经历了20年的纺织生涯,又辗转于摆摊、卖衣服、开餐馆等营生,生活的琐碎与艰辛并未磨灭她对诗歌的热爱。白天,她在果园、农田里挥洒汗水;夜晚,在昏黄灯光下,用文字记录生活感悟。她将红薯筐里的希望、雪后的麦浪、晨雾中的果园,都化作笔下灵动的诗句。这份在艰苦生活中对精神世界的执着追求,是对“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生动诠释,提醒着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不应放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精神富足才是生活的真谛。

    她的故事还体现出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起初,沂蒙二姐在录制视频时常常读错字音,面对网友指出的错误,她没有抵触,而是把评论区当成免费学堂,虚心学习;为了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她自学拍摄、剪辑等新技能,从一无所知到熟练运用,每一步都浸透着努力与坚持。她的经历告诉我们,学习与年龄、身份、职业无关,只要保持求知欲,不断学习新事物,就能不断突破自我,实现成长与蜕变。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跟上时代步伐,不被淘汰。

    面对质疑与困难,“沂蒙二姐”的豁达与乐观令人动容。有人质疑她作为农民写诗是“不务正业”,她坦然处之,用诗句回应“家境输,文凭输,过往无辉煌,我就是个庸常大娘” ;当创作灵感受阻时,她扛起锄头下地劳作,在劳动中平复焦躁,寻找灵感。她把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都化作前行的动力,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一切。这种不抱怨、不内耗的生活态度,正是我们在生活中最需要的。生活难免会有挫折与困境,一味抱怨只会徒增烦恼,保持乐观豁达,才能在困境中找到希望之光,收获内心的宁静与力量。

    “沂蒙二姐”还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走红后,她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利用自身影响力,积极投身直播带货,帮助乡亲销售农产品。她深知农人的不易,在直播中真情流露,打动了无数网友,成了村镇上的“王牌销售”。她将个人发展与家乡发展紧密相连,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展现出普通人的担当与奉献精神。这种心怀家乡、回馈社会的责任感,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在追求个人价值的同时,我们也应关注社会,力所能及地为他人、为社会贡献力量,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从“沂蒙二姐”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人在平凡生活中追求梦想、不断学习、乐观处世、担当奉献的精神品质。她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们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我们相信,只要心怀热爱、脚踏实地,每一个平凡人都能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在时代的舞台上绽放独特光芒。(四川省中江县)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