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黄山市法治政府建设部署要求,祁门县司法局紧扣基层治理法治化主线,以“领导带头、制度先行、案例赋能”为抓手,持续推进乡镇合法性审查规范化建设,为全县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根基。
一、建立“传帮带”机制,锻造专业化审查队伍
县司法局坚持高位推动,由主要负责人牵头分批组建线上合法性审查学习小组,成员涵盖分管负责人、审查股室骨干及司法所所长(负责人)。通过每日分享政策法规、审查要点及典型案例,定期组织成员对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提出修改意见,并构建由主要负责人点评、分管负责人督促落实和股室骨干反馈最终审查意见的学习模式。目前,已组建2期学习小组,学员共13人,累计讨论审查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和合同协议共32件,学员共提出意见建议100余条,有效提升乡镇审查人员“实战能力”。
二、构建“全链条”体系,夯实规范化制度基础
县司法局聚焦审查流程标准化建设,制定出台《祁门县乡镇合法性审查工作办法》,同步配套编制审查流程图、事项目录清单等操作指南,并要求各乡镇将《办法》纳入党委会或理论中心组学习范畴,通过理论学习强化实务操作能力。《办法》系统构建“立项—审查—反馈—归档”全链条工作机制,明确各环节实施标准及责任人,为乡镇依法开展合法性审查提供标准化指引。在此基础上,印发《县政府重大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提前介入工作提示函》,乡镇可参照执行,推动合法性审查关口前移,实现“源头防范、全程管控”。
三、推行“双驱动”督导,提升法治化审查质效
坚持案例警示与动态跟踪并重,编制《合法性审查反面典型案例》2篇,主要负责人在专题述法评议会上解读,为基层干部敲响“法律警钟”。将乡镇合法性审查纳入年度重点任务,建立“月报+核查”机制,要求司法所每月末报送审查件数及发文本,动态跟踪落实应审尽审。今年以来,全县乡镇累计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决策等事项20件,审查件数同比提升122%,法治保障效能显著增强。
下一步,祁门县司法局将继续深化乡镇合法性审查规范化建设,以“专班培训+交叉评查”为抓手,推动基层法治建设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