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政企前沿社会管理详细内容
李若晗: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从“单打独斗”到“协同共治”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李若晗  日期:4/17/2025 字体: [大][中][小]

    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基层治理的成效直接关系到民众的生活质量与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往,基层治理常呈现出 “各自为战”的单打独斗局面,难以形成强大合力。而如今,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动从单打独斗向协同共治的转变,已成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关键路径。

    党建引领为基层治理注入核心凝聚力。党组织犹如基层治理的“主心骨”,在复杂的基层事务中发挥着统筹协调的关键作用。通过构建完善的党组织体系,将党的工作触角延伸至基层的每一个角落,能够把各类组织和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在一些社区,党组织牵头成立了由社区工作者、物业、志愿者等多方参与的治理联盟,党组织书记担任联盟负责人,统一调配资源、规划行动,改变了以往各方自行其是的状态,让基层治理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强大的引领力量。

    党建引领促进资源整合,打破基层治理的壁垒。基层治理涉及民生保障、环境整治、安全维护等多个领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党组织凭借其广泛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能够将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各方资源有效整合起来。例如,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党组织积极与住建部门沟通争取政策支持,协调企业捐赠建筑材料,发动社区志愿者参与施工监督,实现了政策、资金、人力等资源的高效汇聚,使改造工程得以顺利推进,让群众切实享受到基层治理的成果。​

    党建引领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夯实基层治理的群众基础。群众是基层治理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党建工作通过宣传党的政策、倾听群众诉求、解决群众难题,增强了群众对党组织的信任和认同感。党组织搭建多样化的群众参与平台,如社区议事会、民情恳谈会等,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基层事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当群众看到自己的意见被重视、问题得到解决,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便会持续高涨,从过去的 “旁观者”转变为如今的“参与者”,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从单打独斗到协同共治,党建引领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强化党组织的核心地位、整合各方资源、激发群众活力,基层治理正逐步构建起多方联动、协同发力的治理新格局,为实现基层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奠定坚实基础。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不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持续推动基层治理的协同共治模式向纵深发展,让基层治理的成效更加显著,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