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赵庙镇深入学习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认真抓好“宣”“排”“化”“访”,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以实际行动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
确保法治宣传教育到位。始终把提高群众法律意识作为矛盾纠纷化解的关键环节,通过发放宣传单、入户走访等多种方式,积极向群众宣传法律法规,并进行详细解读,仔细解答疑问,引导群众通过合法渠道反映诉求、解决问题。适时开展警示教育。充分利用新媒体使用群体多、涵盖范围广等特点,借助微信群等新媒体渠道将一些因矛盾纠纷引发的案事件作为反面宣传材料,让群众分清可为与不可为,合法与违法的界限,教育引导群众崇尚法律、遵守法律、捍卫法律。
确保矛盾纠纷排查到位。组织镇村组干部、网格员结合日常走访机会紧盯易引发矛盾纠纷的敏感问题,提前介入,在矛盾纠纷的源头处和起始时进行化解,做到矛盾提前预警、信息提前掌握,动态提前知悉,最大限度消除了隐患。积极组织镇村组干部深入辖区村民家中,针对夫妻关系、家庭教育、邻里琐事等,适时开展“拉网式”“全覆盖”滚动摸排,及时发现掌握、收集受理出现的新矛盾、新纠纷,建立排查台账,并责任到村到人到时限,做到早发现、早梳理,第一时间做好责任分解。
确保矛盾纠纷调处到位。根据排查收集到的矛盾纠纷的性质和复杂程度,实行分级化解制度,一般矛盾纠纷由村级调解委员会就地化解,较为复杂的矛盾纠纷由镇综治中心组织相关部门联合调解,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则邀请法律顾问等专业人员参与调解,确保矛盾纠纷得到妥善处理。力争做到“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确保纠纷化解后回访到位。在圆满调解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后,组织镇村干部通过电话回访、上门回访的方式,密切关注矛盾纠纷化解后事态发展演变情况,了解当事人对调解结果的满意度和有关达成协议履行情况,对可能出现反弹的矛盾纠纷及时跟进,组织人员力量进行再调节、再跟踪,持续巩固调解成效,防止已化解的矛盾纠纷“死灰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