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爱卫会将健康体重管理、健康乡村建设和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纳入健康中国行动,再次凸显了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的核心要义——从单纯的环境卫生治理转向全面的社会健康管理。这一转变启示我们:健康不仅是个人责任,更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实现全民健康,既需要个体层面的“小处方”,更离不开社会治理的“大处方”,唯有双管齐下,才能筑牢健康中国的基石。
一、“小处方”是基础,个人健康管理不可忽视
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早已深入人心。但现实中,超重肥胖、慢性病高发等问题依然严峻,说明仅靠个人自觉远远不够。因此,健康促进需要更精细化的引导。比如,社区可设立健康小屋,提供免费体脂检测和健康咨询;学校食堂推行营养餐标,减少高油高盐食品;企业可组织工间操、健步走等活动,帮助员工养成运动习惯。只有当健康生活方式变得触手可及,个人“小处方”才能真正落地见效。
二、“大处方”是关键,社会治理赋能健康环境
健康不仅是医疗问题,更是社会问题。苏州市相城区洞字社区的健康广场、健身步道、慢病防控宣传等举措,正是社会治理助力健康促进的生动实践。类似的“大处方”还包括:
政策引导:如公共场所禁烟、健康社区建设标准等,从制度层面保障健康环境;设施配套:在城市规划中增加健身步道、社区体育公园,让运动成为日常;健康科普: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手段,让健康知识更接地气、更易传播。这些举措不仅能提升居民健康素养,还能形成全社会关注健康的氛围,让健康管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
三、全民参与,共筑健康中国
爱国卫生运动的精髓在于群众路线,健康促进同样需要全民共建。从个人到社区,从政府到企业,每一方都是健康中国的建设者。比如,乡村地区可通过“健康家庭”评选激励村民改善生活习惯;城市社区可发动志愿者开展健康讲座,提升居民自我管理能力。只有当健康理念融入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才能真正实现“健康人人享有”的目标。
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础,也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新时代的爱国卫生运动,正以“小处方”夯实个体健康,以“大处方”优化社会环境,推动健康中国行稳致远。让我们携手行动,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书写全民健康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