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文苑感言详细内容
张猛:母亲节里读懂家国同频的“中国式浪漫”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张猛  日期:5/22/2025 字体: [大][中][小]

    母亲节与家国情怀,看似一“家”一“国”的私语与宏大叙事,实则是中华文明千年传承中最动人的精神共振。当朋友圈被康乃馨与感恩文案刷屏时,我们更应读懂这份情感背后,藏着中国人独有的家国同构的“文化基因”。

    从孟母三迁择邻、岳母刺字教子,到“冰雕连”战士宋阿毛绝笔信中“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的赤诚,中国母亲的爱里始终藏着对家国的深情。这种爱,不是小我的独善其身,而是将子女成长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格局。就像“燃灯校长”张桂梅含泪送学生高考时说:“走出大山,也要记得反哺家乡”,这何尝不是母爱与家国情怀的同频共振?当党员干部在防汛一线彻夜坚守时,背后或许正有母亲“注意安全,家里都好”的牵挂,这份牵挂恰是支撑他们冲锋在前的精神铠甲。

    母亲节刷屏的感恩背后,更应思考如何将这份亲情升华为精神传承。福建林氏家族“忠孝传家久”的家训、浙江钱氏家族“利在一身勿谋也”的祖训,皆是母亲用言传身教为子女刻下的精神年轮。如今,90后党员带着母亲参与社区志愿服务,00后大学生将“强国有我”的誓言写进给母亲的信笺,正是家国情怀在新时代的青春注脚。当“全国最美家庭”中三代党员接力驻守边疆,当“银发宣讲团”里母亲带着子女讲述红色故事,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亲情的延续,更是精神血脉的赓续。

    母亲节不应只是消费主义的狂欢,更应成为精神成长的契机。当我们读懂母爱里的家国密码,就能明白:那些在实验室攻坚克难的“科技妈妈”、在田间地头直播助农的“新农人母亲”、在抗疫一线连续奋战的“护士妈妈”,正是以最朴素的方式诠释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智慧。这份家国同频的浪漫,正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密码。(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上庄镇上兴社区)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