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前沿党政人大详细内容
韩摆渡镇:建“长效机制”支渠,引村级后备干部“一池活水”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高翔  日期:2020/3/30 字体: [大][中][小]

    近年来,韩摆渡镇着力在拓宽选人渠道、加大培育力度、强化激励考核、注重管用结合上创新思路,强化制度导向,确保村级后备干部“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

    选拔机制促“掘水拓渠”。该镇在“选拔对象、选拔标准、选拔程序”上探索机制,严把“入口关”。一是坚持多域选人机制;多领域择优选取,特别注重从复员退伍军人、返乡大学生、致富能手中筛选,扩大村级后备干部的来源。二是强化定标择人机制;在选拔标准上,重点关注被选拔人的文化程度、政治素质、工作能力、群众基础,把“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农村青年纳入选拔培养对象。三是创新“三荐三选”机制;按照个人自荐、群众推荐、组织推荐,资格筛选、民主推选、考察遴选程序,努力开辟一条公开、公平、民主的后备干部选拔渠道。截至目前,全镇15个村(居)共考察确定24名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建立30余名村级优秀青年人才库。

    培训机制促“引水滋养”。该镇以需求为导向,完善培养模式。一是实行跟班学习机制;采取交任务、压担子等方法,强化岗位实践锻炼,有针对性地安排后备干部参与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环保安全等重点难点工作,安排后备干部列席村“两委”会议,让其在实践中积累处理村级事务、开展群众工作的方法经验,为他们提供充分施展才华和锻炼的平台,提高在党员群众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推行业务培训机制;举办村级后备干部岗前业务培训班,加强后备干部政策理论、党建实务等系统业务培训。各村级党支部还充分利用远程教育、互联网加强知识技能培训,提高后备干部理论素养。通过实践锻炼和理论学习双培养系统相结合,使村级后备干部快速明确职责,进入角色。去年以来,全镇共组织开展业务培训班次3次,两委干部及后备干部共计50余人参与培训。

    激励机制促“活水保质”。把提倡奉献精神和解决物质待遇结合起来,以感情凝聚人,以待遇吸引人,以事业激励人,让后备干部感到工作有奔头。一是建立结对帮扶机制;落实“传帮带”,建立“N+1”结对帮扶机制,安排联村班子成员、镇包村干部、村党组织书记与后备干部“结对子”,后备干部把结对帮扶干部当做“良师益友”,定期不定期汇报工作生活中的困难。镇村干部通过传经验、教方法,在帮助他们及时解决困难的同时,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业务能力。二是优化待遇保障机制;一方面,落实村后备干部与村“两委”干部同工同酬待遇,继续提高绩效报酬、奖励报酬标准,2019年村级后备干部月均绩效报酬达1100元。同时,加大对村级工作考评和奖励力度,允许镇对村级考评奖励的50%发放给村“两委”及后备干部个人。另一方面,加大考核力度,对奋力工作、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后备干部,给予大力宣传、表彰,及时推优入党。去年以来,全镇共有2名后备干部推优入党。在换届选举时重点吸收政治立场坚定、素质高、能力强、威信好的后备干部进入村“两委”班子,通过换届选举,全镇共有12名后备干部进入村“两委”班子。鼓励学历高、素质好的后备干部参加招录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2019年有1名后备干部考入机关事业单位。

    用管机制促“蓄水浇灌”。该镇把村后备干部的管理贯穿于从培养选拔到任用前后的全过程,量才定岗、及时上岗,转化培养结果,使后备干部一展所长,高质高效助力基层发展。一是落实考核评议机制;对村级后备干部实行“平时考核+年终评议”相结合的考评管理模式。平时考核由村级党组织负责,每半年对后备干部表现情况进行一次鉴定,形成书面材料归档备查。每年年终,结合在职村干部述职测评,对后备干部进行民主评议。二是健全干部档案机制;建立健全村级后备干部的档案,坚持分人建档的原则,将考核鉴定及民主评议结果纳入村后备干部档案中,为党组织用人提供依据。三是完善动态管理机制;按照“相对稳定、动态管理”的原则,加强村级后备干部日常管理,结合日常管理、跟踪考察、综合评议三大台账,实行“能者上、庸者下”的动态管理,推动后备干部队伍科学、有序、协调发展。去年以来,全镇共调整考评不合格、履职不到位的村级后备干部2名。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