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工青妇老详细内容
一位七旬老人的“甜蜜晚年”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李玉香  日期:2020/10/26 字体: [大][中][小]

 

张金海的养蜂场 

  本网讯(通讯员 李玉香)“秋季气候干燥,喝蜂蜜水可润燥”。张金海老人一边开箱取蜜,一边向笔者介绍。在他的周围,成群的蜜蜂嗡嗡飞舞,老远就能闻到蜂蜜的香甜。

张金海为顾客介绍蜂蜜

  据悉,张金海今年72 岁,他19 岁入伍当了十五年兵,转业后干起了修理的行当———修汽车、修柴油机、修缝纫机。正是修理工这个身份,让他学会了养蜂的技术,“ 当时隔壁村有人要修柴油机,就把我喊过去帮忙修,一来二去大家就熟悉了,我主动提出不收他的修理费,条件是他教我养蜂技术”。张金海介绍。

  2016年开始,张金海老人开展人工养蜂,如今已四年了,去年专卖蜂蜜,就给他增加了十万余元的收入。谈到人工养蜂,已过古稀之年的张金海,有着说不完的故事,他对养蜂的偏爱和热情,既是一个老年人在脱贫攻坚期间自力更生的榜样,又是么站镇远近闻名的养蜂能人。

  为了扩大自己的养蜂规模,张金海和村民之间有个不成文的约定———村民下地干活时,凡是遇到野生蜂群,只要给张金海打个电话,他就会赶往现场取蜂,村民得到的回报是两斤蜂蜜。“按现在的市场价算,就是三百块钱。”

  说起养蜂知识,张金海老人滔滔不绝:“不能小瞧这养蜂技术,养蜂是变废为宝,比如开旺的花,如蜜蜂不将它搬回来,就成废物了,通过蜜蜂搬运回来,就变成了宝物”。张金海的养蜂情结,始于他的两次经历,有次远方亲戚托他帮忙买蜂蜜," 当时的那个价格,远远超出我的想象。“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自己患上慢性肠炎,经过冲服蜂蜜调理,最终得以治愈”。 这两件事情加起来,让我坚定了养蜂的想法。 张金海说,养蜂要掌握蜜蜂的四季管理,了解开花流蜜的时间。

  查看蜂群里是否长有螨虫,蜂王产卵是否正常,是否被胡蜂骚扰,这些是张金海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看似简单却又要不断重复。为了更清楚地掌握蜂群的情况,他甚至养成了一种习惯——— " 蜜蜂喜欢大自然的味道,所以我洗衣服洗澡的时候,会尽量少用洗衣粉和沐浴露,蜜蜂熟悉我身上的气味后就不蛰我了,分箱和取蜜时,都很少戴帽子和面罩。" 张金海说。

  在张金海的客厅里,摆着《蜂王培育技术》、《贵州养蜂技术》、《科学养蜂一月通》等书籍,在这些破旧的书页上,字句被密密麻麻地画上线,有些页码还写有标注," 跟别人学的时候,只能算学到皮毛,很多细节都是在养蜂的过程中现学现用。" 张金海把自己养蜂成功的原因,归结为善于观察和琢磨。

  前几年,村里有养蜂户被偷,为了避免自己的蜂箱被盗走,张金海花了 2600 元在房前屋后装上了监控,六个摄像头实时监拍画面,他只需要坐在电脑前,就可以从画面当中看到各个蜂箱的情况。

  “前年有个蜂箱产出 50 多斤蜂蜜,那是我养蜂以来收成最多的一箱,也正是这次好收成让我尝到了养蜂的甜头,支撑着我坚持继续养蜂,现在年纪大了,出去打工也没人要了,还不如继续养蜂。养了这么多年蜂,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把这项技术传承下去,希望能帮助到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让更多的人走上致富的道路。”张金海老人说。

硕果累累

  说起养蜂的经历,张金海说累并快乐着,“最开始,分箱不容易成功。同时蜂群怎样越冬,这些问题也都钻研了很久才搞明白的”。只有小学文凭,但这并不妨碍张金海学技术,他通过各种渠道,买来养蜂的书籍,一字一句地看,有时候实在弄不明白,他就请儿子或女儿念给自己听,“等他们念完,我大致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这就是七旬老人张金海的“甜蜜晚年”。(作者单位:么站镇人民政府)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