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文教科技详细内容
张心予:治疗青少年“手机病”真的只能靠“手机扔水桶”吗?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张心予  日期:2020/11/13 字体: [大][中][小]

    10月8日,河南南阳某中学举行手机销毁大会。几十部从学生没收来的手机被扔进水桶,用锤子砸烂。对此,学校方面称,他们也是没办法,一切为学生好。(梨视频)

    智能手机的出现,对学生的影响无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智能手机具有联网便携的优势,学生可以利用智能手机随时随地查询各种问题,进行移动支付,获取有用信息,成为学习和生活的助手;另一方面,对智能手机的过度使用,又会造成孩子对手机和网络的依赖,损毁身体健康,削弱沟通能力,滋生攀比心理,占用学习时间,甚至受到不良网络信息的毒害。由于中小学生作为未成年人,较成年人而言自控能力更差,智能手机对青少年的影响总体来看确实是弊大于利的。

    学校这种偏激的行为,是出于对“青少年手机病”的无奈,出发点是为了端正学风、减少手机对青少年学习的不良影响。但方式的确欠妥当,既浪费资源,无端毁坏他人财物,又治标不治本,甚至可能造成青少年的逆反心理。要真正解决“青少年手机病”问题,还是要靠“疏”、“堵”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

    学校重视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引导中小学生正确看待和合理使用现代通讯手段和媒介资源,提升青少年针对手机网络的辨别力和自控力。家长同样也要发挥监护作用,引导孩子正确、合理使用手机,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培养孩子健康的上网习惯。“疏”、“堵”结合、综合治理,充分发挥现代媒介对教育领域的正面影响,扬长避短,才是解决青少年“手机病”的根本办法。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