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经济法治详细内容
罗天宏:唱好“双城记” 成渝要雄起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罗天宏  日期:2020/12/2 字体: [大][中][小]

    当前我国发展的国内国际环境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近期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之际,必须进一步发挥川渝两地城市化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有序演变的响应作用,实现城市与产业发展相适应,激发成都重庆两极的辐射带动作用,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下基础。本文认为未来应依托成渝双城经济圈加速深化的城市化综合进程,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放大正向效应,解决好负向效应,补齐短板,强化协同。

    一、强合作,除壁垒。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求是》杂志发表文章指出,“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的思路是: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对于川渝两地,要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和国家政策优势,开拓创新,深化细化配套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协同工作机制。在规划编制、体制创新、政策措施以及项目包装等领域提供积极的支持。例如:加强四川达州与重庆万州的交流合作,促进重新铜梁、潼南等与四川资阳、遂宁等地协作发展,积极探索省际和区域间合作的新模式,打破发展空间壁垒。                                                                                                                                                                                                                                                                                                                                                              

    二、建梯度,拓广度。抓住产业梯度转移和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大机遇,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加快形成结构合理、方式优化、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对于川渝两地,要注重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协调适应,利用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大力发展除极核城市外其他城市,发展形成梯度城市。例如:四川省的德阳、绵阳、乐山、泸州等及重庆市的永川、江津、合川等城市已具有作为成渝双城经济圈次中心的能力和潜质,要强化其开发强度,形成一个等级连续的发展体系,亦利于成都和重庆两极辐射能力的发挥和传递,增强双城经济圈的辐射广度。

    三、强基础,做承接。李克强总理在重庆考察期间强调,“西部地区要更大担负起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任。”对于川渝两地,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工作,营造高质量环境显得不可或缺,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劳动力素质,创造更好条件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要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立足各地比较优势,促进产业分工协作,有序承接产业转移。例如:选择交通便利区县,推进承接成渝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借助长江流域,推进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形成产业上下游一体化管理模式,实现市场扩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