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文教科技详细内容
张秋丽:打破“信息茧房”,成功化茧成蝶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张秋丽  日期:2020/12/3 字体: [大][中][小]

    最近在偶然和朋友的聊天中,朋友说现在互联网太聪明了,就像是淘宝、京东、拼多多这种网购平台,甚至知道我想要买什么,推送的商品都是我喜欢的周边。甚至是微博平台,推荐的内容都是我感兴趣的内容,这不正是大数据带来的神奇之处吗?但是,我们在享受这种“奇妙”的同时,也要警惕“信息茧房”的存在。

    “信息茧房”是互联网时代应运而生的新型词汇,是2006年由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凯斯·桑斯坦提出。“信息茧房”指的是人们在信息获取中,由于个人对信息的需求并非是全面的,而只会注意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从而会将自己桎梏于蚕茧一般的“茧房”中。就像在纸媒、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传播时期,个体往往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栏目,从而忽略了其他内容。例如定时收听或收看特定的节目。在社交网络发展时期,如微博的关注和微信的公众号订阅等。个体会基于自己的喜好来只关注特定的账号,接受相对固定的信息。而在算法推荐时代的今天,互联网应用则会通过用户的兴趣爱好,更精准推送内容。例如抖音、淘宝等应用,个体更容易沉浸在自我信息满足中。

    “信息茧房”容易被大众忽视,危害深远。比如,大众长期处于信息茧房中,只接受能使自身愉悦的信息,会强化行为主体的满足感,从而丧失理性的判断。再如处于信息茧房的大众,将更加趋向与自己观点一致的群体交流。长此以往,网络群体想法意见会趋于一致,更加狭隘。信息茧房长期存在,甚至会影响社会的正常发展。由于大众将长期沉浸在自我满足中,从而脱离社会。大众彼此之间的交流减少,社会将走向涣散。

    所以,警惕“信息茧房”,打破“信息茧房”,需要我们共同努力。首先互联网APP要优化推送算法,引导算法将“精准性”和“多元性”相结合。同时算法研发要充分考虑年龄属性,加强对青少年、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保护,限制推送内容、在线时长。而政策方面则应加强对互联网信息传播中的监督和管理。破除各类信息孤岛的负面效应。净化青少年上网环境,探索和建立互联网内容、应用分级制度。网信部门联合教育部门加强对青少年健康获得信息的引导、监管和教育。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定会打破“信息茧房”,成功化茧成蝶!(南皮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