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论坛法治论坛详细内容
杨林林:数字时代,莫把老年人“拒之门外”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杨林林  日期:2021/1/7 字体: [大][中][小]

    近日,老人外出因无健康码而受阻的视屏引发了热议。最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很多领域都相继应用了智能化软件,例如防疫健康码、微信支付、微信扫一扫、生活缴费等。更有很多商家为了规避收到假钞的风险而明确规定购买商品只能用微信或者支付宝付款,这无形当中将老年人关在了智能的大门之外。

    我国逐渐步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比例已经达到了18%,然而由于大多数老年人的文化程度较低,他们不愿意学习新鲜事物,在他们看来,手机是用来交流沟通的,只要能接打电话就行。因此他们对智能手机并不“感冒”。即便他们知道智能手机的优越性,他们也不愿学。

    目前一些企业在研发软件时也并未把老年人这一群体考虑在内,他们只是想着将软件尽快的投入市场,从而快速的获得收益。殊不知,企业的这一单纯想法为社会增加了很多产生冲突的隐患。前段时间,一位老人去药店买药,由于不会用智能手机扫健康码,药店人员拒绝把药卖给老人,老人在药店里高喊“我是中国人,你就得把药卖给我”。还有一位老人无法出示健康码,被禁止上公交车,最终老人与公交司机爆发冲突。

    近年来,我国在努力的创建方便、快捷、文明的服务型社会,我们在按下快捷键的同时也要多考虑一下老年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老年人最有发言权,只有让老年人也真正享受到技术发展的红利,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我国的文明程度才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这就要求企业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生产的产品、提供的服务要适合老年人的特征,从而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在家庭中,子女们要承担起自己的义务,帮助父母认清智能产品的优势,努力让他们掌握智能产品的使用方法。社会也要完善自身的运行制度,对于新鲜事物要全面的考虑其局限性,从而制定全面的替代方法。只有企业、家庭、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不断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让他们享受更多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