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唐应:联系帮扶不是“万能钥匙”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唐应  日期:2021/2/24 字体: [大][中][小]

  集中力量干事本是一种有效的工作方法,然而却被一些地方“滥用”。比如,一些地方将本应是职能部门的份内之事、应尽之责,却以一纸文件分配给联系领导督办、落实给联系部门包办,而这些职能部门就拿着文件去检查,检查联系领导去督办没有?帮扶部门去落实没有?如发现有督办包办落实不力者,轻则通报批评写检讨,重则追究问责。如此等等,着实令人费解。

  我们知道,工作上的联系帮扶仅是对被联系帮扶单位一种工作沟通协调,处理一些被联系帮扶单位在其层面处理不了或有一定困难的事项,但这并不是事事包办、样样干完。更何况,联系帮扶更不是“万能钥匙”,该是职能部门承担的本职工作,就应主动担当作为,督导抓好落实,而不是一遇到工作推进不力就“甩锅”。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履其职。否则,与那些“我不会”式的“白饭干部”又有何异!

  凡事都要联系帮扶,既忽视了被联系帮扶单位的工作能动性,也是对一些庸政、懒政、怠政者的纵容。因此,一些地方某项工作推进成效不好时就要求联系帮扶的做法,无疑是值得商榷的。这既是工作方法简单的表现,更是错乱的政绩观在作祟。不仅会让那些“白饭干部”继续躺着“吃白饭”,还会让那些积极担当作为者寒了心,这更是与讲担当重担当、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背道而驰!长此以往,必将形成“逆淘汰”,导致基层干部作风涣散和政治生态恶化。

  “赏善而不罚恶则乱,罚恶而不赏善亦乱。”奖勤罚懒,这是再明白不过的道理!可为什么那些庸政、懒政、怠政者总有生存的空间?而那些勤政务实、担当作为的联系帮扶者,却总被动辄问责的条码“框架着”?究其原因,还是考评激励和淘汰机制落实不到位。只有用好考评激励和淘汰机制,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并成为常态,才能激活基层干部队伍这“一池春水”。

  为官避事平生耻,一言一行见担当。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是党对各级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干事创业的重要保障。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不论身处何岗、所任何职,躲在所谓的“舒适区”,只会消耗激情、碌碌无为;只有拎着“乌纱帽”主动作为、勇于担当、为民务实,才能立功立德、造福一方,才能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光荣使命!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