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前沿社会管理详细内容
曾凡文:基层社会现代化治理谱写兴川新篇章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曾凡文  日期:2022/9/1 字体: [大][中][小]

    “三元互动”提升基层治理效果。“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推动治理重心下沉,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组织作用,推动基层治理三元互动发展。基层治理是一个动态融合的过程,多元主体、多种方式交互影响。自治是基层治理的“常态机制”,在社会治理思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调节是基层治理的“保障机制”,是基层治理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强调治理主体自主参与性,明确主体资源分配权利,推动社会自组织持续发展。政府治理是基层共建的推动“主体确定”。政府治理充分释放社会自治空间,调动社会积极性,让社会自身运转起来。

    “三治融合”提升基层治理质量。“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涵。强调“三治融合”,多位阶、多维度、多方式统筹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基层自治可能存在低质量、不充分等问题,需要将基层自治进行优化,“三治融合”优化的底线是法治、高线是德治。立足“三治融合”,实现“多治并重”,形成内在的区块关系,相互协同,实现基层自治目标。三种治理方式各司其责,协调社会组织内部关系,表面上相互独立,隶属于社会治理不同层面,实质上是内嵌融合发展的新型治理模式,共同提升基层治理质量。

    “四化目标”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社会化、法制化、智能化、专业化”从不同维度描绘了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宏观趋势。“善治”是社会化的理想目标,意味着政府与公民共同治理,达到最佳的社会治理状态。“以人民为中心”、“主体共同参与”是推进社会化的基础,需要强调治理的社会属性。法制化更是治理模式规范、标准运行的范式,是将法治思维与社会治理各层面相结合的模式。新技术革命引发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行为方式等发生变化,这不仅是新技术引发的社会变革问题,更是社会治理现代化与传统治理的矛盾转化问题。基层治理智能化正颠覆着传统的社会治理方式,需要我们不断推动全方位、系统性、深层次的社会治理变革。专业化是社会治理实践论断,是各种治理模式、治理手段作用社会治理的最终实践成果,将专业化治理队伍运用到社会治理中,推动社会治理标准化、专业化发展。(射洪市农业农村局)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