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时代青年作为民族复兴中不可或缺的先锋力量,应深刻认识到苦味是青春最好的“成长剂”,要主动修炼敢于吃苦、善于吃苦、乐于吃苦的精神,在时代洪流中奋力谱写青春华章。
鲁迅先生有言,“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自找苦吃”是可贵的品质,也是青年向上、国家向前的重要推进力量,回顾中国共产党人探索追求的100多年风雨历程,从一开始就洋溢着浓郁的奋斗向上气质,中共一大代表的平均年龄是28岁;新中国成立不久,广大青年就热烈响应党发出的号召,“把青春献给祖国,到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如今,和科技小院的同学们一道,西北工业大学空天结构技术创新攻坚团队、航空工业沈飞罗阳青年突击队、天津八大街消防救援站……一群群“自找苦吃”的年轻人,正挑起大梁、扛起担当。“悠悠青春梦,不倦家国情”,当代中国青年是民族“森林”里拔节向上的青苗、是事业“长河”里奔腾翻滚的巨浪,蓬勃生长、活力十足,我们要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胸怀“国之大者”,担当使命任务,争当伟大理想的追梦人,争做伟大事业的生力军,自觉把人生追求与党的事业、基层发展、群众期盼紧密联系在一起,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
“自找苦吃”,吃苦不是目的,走向实践、收获成长才是。而青年人去哪里“自找苦吃”?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到基层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到工作需要的地方去。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在河北省曲周县探索成立科技小院,农业人才培养的课堂延伸到田间地头,开启了一场青春和农业的“双向奔赴”。在和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中,同学们既练就了兴农强农本领,“零距离”地接触农业生产实际,因地制宜创新集成增产增效技术;又厚植了知农爱农情怀,耐心诚心加强知识传播、实践示范,引导村民接受、推广农业技术,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技术留在农民家,乡亲们直夸:这些孩子“有两把刷子”。“群众是根茎、个人是树叶”,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风雨无阻,奋勇向前。广大青年要真正搞清楚“为了谁”的根本问题,甘当“小学生”,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坚持问政于民、取计于民、施策于民,不断拓宽思想的深度、本领的厚度、实践的高度,才能更好更快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要求。(河北省石家庄市深泽县赵八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