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文苑详细内容
我那把“顾景舟壶”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李林  日期:2023/8/14 字体: [大][中][小]

    大凡对紫沙壶有兴趣的人可能都知道顾景舟,因为先生乃当代制壶大家。如今要是有一把他老人家的壶,就像爱绘画的有幅齐白石的画儿,那可是件宝贝,肯定备加珍惜、呵护。那为什么我这把“顾景舟壶”要打上了引号、成为所谓的呢?您一听它的来历,就会明白个八九不离十。

顾景舟先生工作照

    意外“捡漏”

    2004年的秋天,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一个大型艺术展。许多艺术门类的作品或商品都在那里展览、销售。在要闭馆的一天下午,我和夫人去看展览。此时,一家紫沙壶专柜的小姐正忙着将壶装盒入箱,准备撤展收摊。我俩见柜台上还有几把壶,就有一搭无一搭的闲看,顺便也想买把壶喝水用。其中一把壶,无任何修饰,器型素雅,大小沏茶喝水正合适;再翻过来看壶底,见是顾景舟的款识,打开壶盖,里面也有一扁圆小印,篆刻“景舟”二字。凭我对紫沙壶的一知半解,不能断定它是真是假,便问柜台小姐:“这把壶多少钱?”“180元”,小姐随口答道。我一听,心理明白了,俗话说“人不识货,钱识货”,要是真顾景舟的壶,少说也得十几万元,此壶无疑是仿制品。此后,我经过几翻砍价,小姐也因要收摊,便以30元将这把“顾景舟壶”卖给了我。当时觉得也算捡个小漏。

顾景舟先生“矮石瓢壶”拍出一千五百万价格

    假壶真养 

    到了家里,我假壶真养。先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开水烫。然后,泡上好茶叶,第二天倒掉再泡,一连三天如法炮制,第四天我才正式启用。每当用它喝茶,我都常常用手摩擦壶体,特别是手上有汗时,赶忙把汗抹在壶上(此法不可取),接长不短还用清水把壶里里外外清洗晾干,待彻底干燥后再用,据说这样紫沙壶胎能更好地吸收茶汁使之往外渗,手再摩蹭壶体,久而久之会自然发出油亮。总之,我把从报纸和书上学到的一点养壶知识,几乎都用上了。

    有道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下来,这把“顾景舟壶”慢慢地变得色泽光润,抚摩有如婴儿肌肤,着实可爱。用它喝茶品茗,觉得心清气爽,怡然自乐。我曾窃思:类似紫沙壶这样的玩物,收藏把玩往往带有些主观性,有真的固然更好,倘若无缘或无钱得到真的,有件仿制品也未尝不可。像我等平民百姓,又不是什么收藏家、鉴赏家,也不为经营获利,自己喜欢的就是好的,玩的就是有个良好心态,收藏的是一份好心情。

 

受伤的“顾景舟壶”壶盖

    一不留神

    正当我对这把“顾景舟壶”感情日增,有些爱不释手时,一天沏茶,不慎壶盖掉在地上,它滚了个小圈,停在我的脚下,拾起一看:盖边掉了块像韭菜叶宽窄的泥巴,形成个月牙小口。我试着把它盖在壶上,见缺口不太明显,倒像是有意做的出汽孔,也不影响使用。望着这把残破的“顾景舟壶”,心里刚有一丝不爽,但转念一想,豁然开朗:幸亏是这把“顾景舟壶”,如果是把真壶,摔破了相,二、三万块钱就摔没了,如果再一着急上火,血压增高,来个人壶两伤,岂不悲哉?想到此,我马上打开电脑,在键盘上敲打《我有一把“顾景舟壶”》小稿,传给艾双新先生主编的《北京茶周刊》,目的是想借这块宝地,一则和茶友、紫沙壶藏友们说说品茗、收藏的一点心得;二则是要登报声明我这把壶是假的,一二百年后,如有人把它当成顾景舟壶,那可不是我的错,因为我已立此为椐。


2007年本文在《劳动午报》(北京茶周刊)上发表

    喜爱如初

    这篇小稿发表2007年7月4日《劳动午报》(北京茶周刊)上,16年过去了,我的那把“顾景舟壶”经不住我朝夕不离手的“抚爱”,壶身已然粉身碎骨,只剩下那残缺的壶盖了,我依然不能割舍,又将它与另一把“葛陶中”的壶身组合一起(葛先生也是制壶名家),不想弄成天作之合,“顾景舟”的壶盖和“葛陶中”的壶身配在一起,虽颜色各异,但二者相得益彰,很是招人喜爱,准确地说是我个人。“组合壶”又朝朝暮暮与我相伴,且喜爱如初。

“顾景舟壶盖”与“葛建中壶身”组合壶

    或许是自己为之付出过真情和汗水的原故,我曾对夫人戏言:一把30块钱的“顾景舟壶”,20年来给我带来不少欢乐,即使是真景舟壶也未必如此。现在有人要用顾景舟的真壶来换,我还得考虑考虑。夫人说:“不用考虑!没人拿顾景舟的壶找你换。”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