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锻长板、补短板相结合,坚持加大支持力度和激发内生动力相结合,咬定目标不放松,敢闯敢干加实干,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将“三个坚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绘就东北全面振兴新蓝图。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把稳理想信念“压舱石”。习近平指出,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东北全面振兴的根本保证。对党员干部来说,理想信念筑牢了履职根基、熔铸了精神灵魂、聚集了发展力量。在把稳理想信念方面,缺少目标导向,就会失去奋斗的目标、偏离前进的方向,就会丧失先进性和存在的依据;缺少问题导向,就无法切中矛盾的要害、抓住化解矛盾的着力点、找到解决矛盾的突破口。因此,我们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冲突抵触,要将二者统筹协调、相得益彰。落到东北振兴工作中,必须始终锚定东北振兴发展各项工作目标任务,聚焦突出问题、主要矛盾,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等方面实干担当,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不断取得新进展。
坚持锻长板和补短板相结合,磨好现代农业“绣花针”。习近平指出,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就需要我们在锻造长板和补齐短板方面双向发力。锻长板扬优势,充分发挥东北地区的比较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全力发展我们极具竞争力的现代化农业产业,持续抓好“梨树模式”推广,扩大黑土地保护实施范围,扎实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补短板强弱项,打通东北全面振兴“最后一公里”。克服小富即安、开拓不足的思想弊病,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科学指引,坚持把多种粮、种好粮作为头等大事,用新理念谋划发展思路,走出“舒适区”、敢涉“深水区”、勇闯“无人区”,以锐意进取的精神谋划突破路径。
坚持加大支持力度和激发内生动力相结合,扭住产业创新“牛鼻子”。习近平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也就是说,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因此,必须牢牢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既在加大支持力度上下功夫,紧密结合乡村振兴工作,最大限度整合本地资源,为产业创新提供物质基础和保障;又注重激发内生动力,持续加大产业发展力度、支持扶贫龙头企业,积极扩大产业规模、完善生产经营机制,持续带动贫困人口致富,切实提高脱贫质量。将二者紧密结合,驱动创新产业发展,倾力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作者单位: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