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论坛热点评说详细内容
叶金福:让更多的“孝顺榜样”引领尊老孝老新风尚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叶金福  日期:10/24/2023 字体: [大][中][小]

    昨天下午,“孝老爱亲  首善北京”2023年度北京市“孝顺榜样”命名活动揭晓,王玉申等10人被选树为“孝顺榜样”,54人被选树为“孝顺之星”。从2010年起,北京市“孝顺榜样”命名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13年,通过对“孝顺榜样”和“孝顺之星”典型事迹进行广泛传播,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了孝老敬老的传统美德。(10月24日《北京日报》)

    北京市开展“孝顺榜样”命名活动,不仅是一种正能量的传递、宣传和教育,而且也是尊老、爱老、孝老、敬老的一种弘扬和推崇。此举无疑值得点赞,值得提倡,更值得借鉴和推广,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作为子女,尊敬父母,孝顺父母,既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自古以来,孝敬父母的故事很多,如兄弟争孝、负米养亲、弃官奉亲、行乞养母、笼负母归,等等。可以说,这些孝老故事都是我们后人的学习榜样。

     但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不少为人子女者,常常以种种理由不愿意回家看望老人。有的以工作忙为由,平时几乎不回一趟父母家,最多偶尔打上几个电话。有的以路途遥远为由,往往只在春节的时候才匆匆赶回父母家一趟。更有甚者,有的以赚不到钱,无脸回家为由,竟然几年都不回父母家一趟。一些老人不得不常年过着“进门一盏灯,出门一把锁”的孤单生活。平时不是独自宅在家里发呆,就是干脆躺床铺。有时候遇上生病,因无人送医而不得不硬在家里撑着。有的甚至去世多日,也无人知晓。这不能不说是老人的悲哀,更是子女的不孝。

    因此,笔者以为,北京市连续十几年开展“孝顺榜样”命名活动之举,不失是弘扬尊老、爱老、孝老、敬老的一个好做法。一方面,有了“孝顺榜样”的示范引领,越来越多的为人子女者就会有一种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就会自觉养成尊老、爱老、孝老、敬老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有了“孝顺榜样”的示范引领,子女常回家的多了,孝敬老人的也多了,老人就不会感到孤独和寂寞,就能时刻感受到子女给予的关爱、亲情和温暖。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有了“孝顺榜样”的示范引领,也为子孙后代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为和谐、美满、温馨的家庭氛围创设了良好的基础。

    期待各地不妨多多学习、借鉴北京的好做法,通过类似的“孝顺榜样”命名活动,让更多的人能成为“孝顺榜样”“孝顺之星”,从而让尊老、爱老、孝老、敬老成为一种社会新风尚、新潮流。(浙江省开化县教师进修学校)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