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来看,对于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而言,最持久和最深远的力量实际上是全社会普遍接受的核心价值观。没有这个文化基础,就不会有整个社会文明进步和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地向前发展。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精神追求的载体,还反映了社会对事物正误的价值评判标准。如果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缺乏统一的核心价值观,没有共同的立场和方向,那么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
广大青年党员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在几个关键方面付出更多努力。
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知识构成了确立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基石。古代希腊的哲学家曾经提到,知识是美德的体现。我国古人曾言:“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学习的真正价值在于不懈的努力、深入的研究和持续的坚持。鲁迅先生说过:“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青年党员要不断地学习和追求知识,确保将所掌握的知识深入心中,形成独特的观点,既要广泛涉猎,同时也要对国家、人民和世界保持关心,学习如何承担起社会的责任。
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德者,本也。”蔡元培先生说过:“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道德在个人和社会中都扮演着根本的角色,而在人的行为和事务中,首先要重视的是道德和个人修养。因为道德是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方向。只有当一个人具备高尚的道德、遵守公共道德和严格的私人道德时,他才能真正发挥其潜能。在修炼德行时,青年党员既要有远大的志向,同时也要保持脚踏实地的态度。青年党员应当有志于为祖国尽忠、为人民服务,这是崇高的德行,只有培养高尚的德行,我们才能实现伟大的事业。此外,青年党员还需要从关注小事和管理细节开始,遵循“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的原则,真诚地培养公共和私人的道德,学习劳动和勤俭,学习感恩和助人,学会谦逊和宽容,学会自我反思和自律。
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非分明、方向明确、道路正确,人的心血才会硕果累累。在世界深刻而复杂的变革中,在信息时代多种思潮互相激荡中,在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泥沙俱下,职业选择与情感并存的社会现象面前等诸多考虑,一时间有了几分怀疑,徘徊,怅然若失,这就是平常的生活经历。关键在于学会思考,善于分析和正确选择,达到沉稳自持,从容不迫,坚定信念的目的。青年党员必须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抓住这个总钥匙,然后去看社会万象,看人生历程,看所有的是非曲直,看所有的正误轻重缓急,看所有的真真假假,看善与恶,看美与丑,自然洞若观火,澄澈明澈,也自然会有正确的判断和抉择。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四是要笃实,事必躬亲、笃实干事、踏实为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在实处发力,在知行合一上下足功夫,核心价值观就能内化于人的精神追求之中、外化于人的自觉行动之中。《礼记》中说:“博学、讯问、慎思、明辨、笃行。”有人说:“圣人是肯做工夫的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工夫的圣人。”青年有很好的机会,关键在于迈稳步伐,打牢基础,长盛不衰。心浮气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学一失一、干一行弃一行、为学习和创业都最忌。“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微处。”成功背后总是辛苦付出。青年党员应该以艰苦环境为磨练自己的契机,以小事为大事,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滴水能穿石。只要有顽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成功肯定会在前面等待着你。
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应遵循从易到难,从近到远的原则,力求将核心价值观要求转化为日常行为准则,继而形成人们自觉追求的信念理念。不要顺利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遇挫折,就怀疑动摇,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中国大地已经形成并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在时代大潮里建功立业、实现宝贵生命。(作者单位:肃宁卫生健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