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经济法治详细内容
齐翔宇:弘扬农耕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齐翔宇  日期:2023/11/15 字体: [大][中][小]

    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签,承载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不只关乎农村、农民,更离不开农村文化这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因此,唯有弘扬农耕文化,方能推动传統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稳步推进。

    农耕文化是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奋斗文化。“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从游牧到农耕,从蛮化到文明,华夏儿女敢为人先、百折不挠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的根源所在。“神农尝百草”“愚公移山” 是这种精神最初的萌芽:“面朝黄土背朝天”,哈尼梯田的三千多級台阶是先民的勤劳与汗水的见证。一代代新农人在农业农村建设中艰苦奋斗,锤炼出红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脱贫攻坚精神,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历史跨越。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要弘扬勤劳勇敢、苦干实干的精神,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汇聚磅磚力量。

    农耕文化是团结互助、同舟共济的共同体文化。在古代,由于受技术和环境限制,分散经营的个体农户通过单打独斗种植生产实现自给自足困难重重,只能寻求于多人合作乃至族群合作,这就培育了中华民族以“和”处理人际关系的伦理观。择群而居,互相帮扶,和睦邻里,守望相助,成为人与人关系和情感联结的纽带。如今,大量新农人响应乡村振兴的号召,带着先进的技术、经验、智慧,从城市回归故士,成为乡村建设的一股磅磚力量。他们,正是农耕文化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传承和延续!

    农耕文化是心怀敬畏、顺应自然的生态文化。古人讲究顺天应时,把它作为实践的淮则,强调自然界不是我们征服的对象,我们应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然而,为了提高产量,现代农业肆意使用农药化肥,为了现代化发展,贪婪的人类不断竭泽而游,致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对此,我们要借监农耕文化中教畏自然的理念,让我们重新走回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身处互联网时代,网上不少“田园风”短视频所显现的画面就足对绿色生态衣业最好的诠释和表达,提醒着我们要时刻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母,传承发展农耕文化,就要让农耕文化 “活〞 起来。一要将优秀农耕文化融入乡村产业,成为产业兴旺的新动能:二要将其融入乡村生态,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三要将其融入农民生活,挖掘传统民俗活动,鼓励优秀农耕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此推进弘扬优秀农耕文化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融合。

    农耕文化铸就了中国人迎难而上的性格,成就了凝心聚力的中华民族,也孕育了永续发展的朴素道理。让我们汲取和弘扬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让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历久弥新的魅力和风采,成为乡村振兴的精神力量!(作者单位:南排河镇人民政府)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