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写照,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金钥匙”。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结合最近学习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我对于“四下基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四下基层”是指领导干部“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提出并倡导的工作方法,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实践创新。这是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制度,也是我们基层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从“四下基层”中,我们可以找到“何以为民”的答案。在我看来“四下基层”的核心就是为民。作为基层工作者,我们的工作就是直接面对群众,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只有深入基层,才能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真正为群众解决问题。
何以为民。就是要深入群众,倾听民意。“四下基层”要求领导干部主动走出办公室,走到群众中去,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和诉求。只有深入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才能真正把握群众的需求,为群众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何以为民?就是要解决问题,满足民需。“四下基层”的核心是解决问题,为群众排忧解难。领导干部要以现场办公的方式,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的利益。同时,要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问题的根源,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满足群众的需求。
何以为民?就是要宣传政策,凝聚民心。领导干部要通过“四下基层”,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让群众了解党的决策部署,增强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支持。只有让群众真正理解和认同党的政策,才能凝聚起民心,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四下基层”是一种工作方法,更是一种工作态度。从“四下基层”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也可以感受到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们要坚持“四下基层”,以实际行动回答“何以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