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论坛热点评说详细内容
叶金福:治理“婚宴浪费”还需多方共同发力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叶金福  日期:11/21/2023 字体: [大][中][小]

    民政部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结婚登记人数为392.8万对,同比增加19.6万对。进入10月份以来,婚礼潮更被不断推高,多地婚宴市场持续升温,有的地方甚至婚宴酒店“一席难求”。但同时,一些地方婚宴攀比、奢侈浪费等现象依然存在。(11月21日《经济日报》)

    举办或参加过婚宴的人都知道,婚宴是餐桌浪费的“重灾区”。一来,很多人认为,婚宴一辈子就这么一次,必须要大方一点,铺张一点,因而婚宴的主人往往是大鱼大肉样样点,非得上满一大桌子的菜才善罢甘休。二来,很多人认为,婚宴是“面子工程”,哪怕浪费再大,也要“打肿脸充胖子”。有的甚至借钱,也要把宴席的场面搞得隆重一些、铺张一些。加之,一些酒店也推波助澜,推出各种“豪华套餐”,更是加剧了婚宴的铺张浪费。

    2021年4月29日,《反食品浪费法》开始实施,“餐桌浪费”明显好转,一些家庭聚餐、朋友聚餐等小型聚餐都能积极响应“适量点餐”“剩菜打包”等倡议,“光盘行动”成了很多人的一种自觉行为。但令人尴尬的是,“婚宴浪费”现象却依然相当严重。

    笔者以为,治理“婚宴浪费”还需多方共同发力。首先,政府要发力。政府层面不妨根据各地实际,制定统一餐标,对宴席标准进行“限高”。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就曾提出对宴会套餐特别是酒店宴会套餐、单桌1500元以上宴会套餐实行重点监管,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标准”,也是一种不错的“规制”。

    其次,餐饮商家要发力。餐饮商家应严格按照《反食品浪费法》的相关规定,不得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同时,要积极承担起提醒、监督的义务和职责,不妨通过提醒“适量点餐”、“剩菜打包”、开具“浪费罚单”等有效举措,倒逼宴请者自觉远离宴席浪费行为。

    其三,执法部门要发力。相关执法部门应严格按照《反食品浪费法》对餐饮商家和宴请者进行严惩重罚,既对餐饮商家的“不提醒”“不制止”等不作为行为进行必要的处罚,又要对宴请者的恶意食品浪费行为进行处罚,通过“双处罚”倒逼餐饮商家和宴请者一起参与到“反食品浪费”行动中。

    此外,宴请者也要发力。宴请者在宴请时, 要本着“适量点菜,够吃就行”的原则,自觉做到“吃多少点多少”,并养成“剩菜打包”的就餐好习惯,切忌为了“好面子”而“打肿脸充胖子”,既浪费了钱,又浪费了食品。

    治理“婚宴浪费”还需久久为功。笔者相信,只要政府、餐饮商家、执法部门,包括宴请者都能形成共识,共同发力,就一定能有效治理“婚宴浪费”现象,从而守护好“餐桌上的节俭”。(浙江省开化县教师进修学校)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